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公司日前发布报告预测,全球对稀土的需求将以每年7.1%的速率高速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18万吨。全球稀土销售额也将上涨3倍, 从2010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92亿美元。
Freedonia报告分析称,电池、电子产品、汽车和永磁铁是稀土销量上升的主要原动力。受耐高温钕铁硼(NdFeB)永磁铁销售强劲增长的刺激,钕和镝将成为所有稀土类型中需求增速最快的品种,不过,铈仍将使用最广泛的稀土种类,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将占到稀土总需求的1/3。
事实上,无论从销售额还是从销售量来看,永磁铁一直是稀土市场最大的“客户”。而且,它的需求将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电动机以及混合电动车和其他机动车产量的增加而进一步激增。其中,被称为“新磁铁”的NdFeB永磁铁将占到主要份额。
另外,Freedonia分析,2011—2015年全球金属加工应用领域的稀土需求将以年均7.8%的速度攀升,到2015年需求将达到19350吨。而且全球钢铁生产水平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刺激稀土销量的提升,尤其是那些高强度、抗氧化性的钢。
Freedonia的报告仍然确定了中国稀土产量的稳定地位。报告称,尽管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减少稀土出口量,这给大多数国家的需求带来负面影响,而且稀土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趋势,不过从区域角度来看,中国仍然能维持绝对垄断的地位。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稀土产量11.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称:稀土不稀有,中国无法永远垄断。据报道,日本近期在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发现大量稀土,这是世界上首次确认海底存在有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日本科学家认为,海底可能蕴藏着800亿到1000亿吨这类金属,约占全球稀土总量的1/5。
尽管科学家主张,可以把富含矿物的泥浆挖出来,用酸性物质处理,以取得矿物,但有些人怀疑取得这些矿物是否可行。也有人质疑,宣布这项消息是否有政治意涵,以对中国施压,让它再次打开贸易管道。
不过,更多分析师都给海底稀土的发现泼了一盆冷水。他们指出,水下金属的开采价值仍不明朗,这其中涉及技术、海底压力和设备腐蚀问题,这些无法快速解决。海底开采稀土可能只是一场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