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工商业储能在近几年的发展迅猛。仅2023年上半年,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出货量为2.5GWh,同比增长216%,多家机构、企业预测,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全年新增装机量可达4.0-8.0GWh以上。
工商业储能主要应用于工厂及商场的削峰填谷和电源应急、光储充电站的电能存储,以及微电网、5G基站和数据中心等新型应用场景。通常,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系统其内部包含的大型锂离子电池组的总质量超过18kg,系统的额定能量通常在数千瓦到数百千瓦时不等。
从系统功能的需求量和复杂程度看,工商业储能低于电力储能,高于便携式储能;工商业储能电池对响应时间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通常会采用能量型电池;另外,市场上的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电池,多采用方壳磷酸铁锂电芯。这些电芯需要在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存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满足不同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性、循环次数(使用寿命)、存储效率。近几年,锂电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众多;但是,各企业生产的电池质量有所差异。另外,各电池生产商内部虽有针对生产过程而设立的电池质量评级(如A样:优品、B样:良品、C样:残次品),但各企业之间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这导致电芯购买企业,无法快速确认电池的质量等级并完成质量比选,不利于行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另外,缺少质量的差异化评级,也可能导致行业的低价同质化发展。
国内GB 36276-2023为基本安全性要求。北美国家地区则要求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符合UL 1973和UL 9549A标准,欧盟地区则要求电池需满足IEC 62619的安全要求。
目前,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用锂离子电芯在国内和国外暂无相关测试与分级团体标准,行业还未建立统一标准。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用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水平。这有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风险,保障用户的利益,同时可以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在标准的指导下,电芯制造商需要按照规定的性能要求进行生产和测试,从而避免市场上出现劣质产品的现象。同时,这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监管依据,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标准由电池行业头部主机厂和检测机构倡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移动电源分会、深圳普瑞赛思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多方机构参与牵头组织开发。
现正式公开征集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单位及专家,邀请对象要求:
1)固定式工商业储能产品主机厂类企业;
2)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用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类企业;
3)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如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或集成化设备等产业链相关研发、生产制造企业;
4)相关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高等院校等;
5)依法经营、业绩突出,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企业。
欢迎有意参与的单位,填于2024年6月25日前将报名表反馈至以下联系方式:
移动电源分会王驰博
邮箱:wangchibo@ptl-global.com,电话:18819071091。
储能分会吴冬冬
邮箱:wudongdong@escn.com.cn,电话:18519109706。
感谢您对固定式工商业储能用锂离子电芯质量分级评价标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