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用户侧储能 返回

天津:充电桩要建,更要物尽其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2-01-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对电动汽车充电目前遇到的问题点题破题,加快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达到250万台左右,有力支撑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哪些地方的典型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近期,中能传媒派记者走访了天津、江苏、广东、湖南、山东等地,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即日起,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充电调查》,敬请关注!

第一站:天津

充电桩要建 更要物尽其用

——实地调研天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亮点和难点

当我们谈到电动汽车的时候,总是在谈续航、谈性能。事实上,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制约问题,“充电焦虑”代替“里程焦虑”成为阻碍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难、公共充电桩分布不均、充电体验感不佳等,这些问题正是导致很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犹豫再三”的原因。

天津作为公共充电桩总数全国排名第五的城市,如何破解难题,巩固消费信心,应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更大挑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近日记者来到天津市进行摸底调查,并驾驶电动汽车实地体验,深度调研充电基础设施在天津的亮点和难点。

“旗舰版”公共充电站受青睐

首站,记者驾车来到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全市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公共充电站,高新技术的“加持”打开了美好出行生活的想象空间。

车刚在充电车位停好,一个白色方形机器人便挥动着机械手臂从它的“房间”走出来,从枪架上拿起充电枪,准确地识别到电动汽车充电口,利用机械臂完成插枪充电,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作为国内首个乘用车领域多工位自动充电机器人,它不仅有着敦实的外表,内部更是构建了基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双目摄像头及磁条融合导航技术、力控感知技术、专用低温机械臂、专用充电枪等相关技术的智慧型充电机器人系统。

不到1小时,记者所驾驶的电动汽车电量由不足10%已经到达100%,手机e充电app也收到了充电完成提示。

快速、智能的充电体验喜闻乐见,但更可贵的是满足不同车主的差异化充电需求。

“最麻烦的是小车没有快充。”在服务中心充电的邢先生表示,由于购买的电动汽车是慢充车,而一般充电站慢充车的充电桩特别少。所以隔一两天,邢先生都要来这座充电模式品类较多的综合服务中心充电。

另一位特意来服务中心充电的车主表示,自己在2017年购买了欧标特斯拉电动汽车,也遇到过特斯拉充电口与一些充电桩接口不匹配的情况,所以一般选择去特斯拉充电站,或是服务中心这类充电模式选择较多的大型充电站。

服务中心的一角,在蔚来换电站进行换电的车主也不少。津门湖蔚来换电站值守专员杨宇航表示,由于周边小区用户较多,加上有些顾客享受终身免费换电,所以每天都会有60至100辆车前来换电。

“服务中心具备交流、直流传统充电模式,建设了IGBT(大功率直流母线超级充电集)充电桩、储能充电桩、有序充电桩、快充、V2G(车网互动)充电桩等多种充电品类,提供人工充电、即插即充、无线充电、自动换电等多种充电方式。”国网天津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张剑向记者介绍,该服务中心设立71个充电车位,总装机容量4792千瓦,投运3个月以来设备利用率达到了70%以上。

充电信息“缓更”遭吐槽

离开示范电站,记者开启了随机调研采访之旅。

在某地图APP上搜索附近充电桩,APP显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紫金山路36号皇家金熙酒店停车场内的小桔充电站共22个充电桩已满。驱车抵达后,记者却发现除了部分充电桩在检修外,很多充电桩都是空闲状态。

“你们如果从小桔充电APP查,我们充电站的数据就是准确的,但是从其他APP查就不一定了。”该充电站的刘姓负责人表示,目前市面上,能查询到该充电站信息的APP不少,这种信息不互通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偶有发生。

而在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道五一阳光尊园小区外的特来电充电站,网约车车主朱先生和陈先生则向记者反映了另一个共性问题——电动汽车车主的冬天比较难熬。

“冬天至少比其他季节每天多充一次电。导致充电比较方便的地方人就多一些,因为其实大家跑活儿的区域还是比较集中的。”网约车主透露,充电站排队情况在冬季比较突出,再加上有时候会碰到油车占位的问题。

“现在电动汽车在公共充电站充电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油车占电车的充电车位,二是会遇到没有及时维修的充电桩,一些规模较小企业的APP上也没有显示,三是有的充电桩充到90%或者95%的时候充电速度会放慢,感觉充电时间特别长。”曾开着电动汽车从天津自驾到青岛的老司机任先生总结。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电动汽车基础设置日益完善、示范电站智能科技化大大提升的同时,局部区域、个别环节仍存在痛点。分布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信息误差大……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速的同时,以上问题反映出充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区公共充电网建设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

小区充电桩“私建”难

一直以来,居民社区充电设施建设问题是制约电动汽车充电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其中,相对于新建小区,老旧小区的车主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会遇到更多桎梏。

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与十三经路交叉路口附近的津顺源大厦。作为一个只有一栋住宅楼的居民小区,小区内住宅楼前后空间较为窄小。

记者联系到该小区内一位电动汽车车主,他表示因为小区专用固定车位较少,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只能安装在距离小区较远的租赁车位,对他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与上述车主由于车位条件差造成充电难不同的是,居住在天津市河东区华郡新苑的常先生表示,自己购买了电动汽车后准备在长期租赁的地库车位上申请安装充电桩,却由于车位产权属于开发商,而开发商不同意导致无法安装。

“现在不是充电麻烦,是没有车位麻烦,有了车位才可以安装充电桩,好多老小区车位都不多。”采访中,正在特来电充电站充电的电动汽车车主田女士表示。

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102号的龙泓园小区作为次新小区,小区内车位较为充裕。电动车车主杨先生告诉记者,他拥有产权车位,在物业申请、供电公司接电等环节都非常顺利,但在安装环节因为费用问题,与充电桩安装公司有一些纠纷。

记者从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百姓申请个人充电桩难主要面临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难题:客观方面主要是部分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等因素限制,建设充电设施的条件不满足;主观方面主要是业委会等基层治理机制还不健全,部分物业公司对建设充电桩存在顾虑、不支持的情况。

小区公共充电桩成新思路

针对“被一个桩子难住”的问题,天津已经开始探索解决之道。“私桩”安装受阻,小区公共充电桩成了天津市电动汽车车主们的新寄望。

记者调研了解到,在天津市西青区朗庭园小区,此类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8月,天津市政府在这一小区建成30台民心工程小区公共充电桩,每天的充电量在700~800千瓦时。

“朗庭园小区目前大概有70辆新能源车。折合每台桩一天约服务两辆车,每台充电桩每天充电量为20多千瓦时。”记者从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与居民建设自用充电桩相比,小区公共充电桩至少有三方面优势:一是由专业化企业进行建设、维护,有效化解安全隐患;二是建成后由专业人员定期巡检,更加方便群众使用;三是设施共享,提高了使用效率。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天津市连续3年将推进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民心工程。3年来已经建成小区公共充电桩近7000台,其中2019年2266台,2020年3707台,截至2021年10月底2109台,满足了近3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充电桩要建,更要物尽其用,是天津市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思路。“2019年以前,有些企业在居民小区内已经建设了部分公共充电桩,但这些充电桩相对不太规范,充电价格也较高,今年我们将这批充电桩纳入改造范畴,按照民心工程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改造,验收达标后享受民心工程的电价和服务费价格,真正让百姓得实惠。”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