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用户侧储能 返回

南网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1-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0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牵住数字化这一改革创新的“牛鼻子”,提出“数字电网”概念,率先发布全球首份《数字电网白皮书》,并加大5G通信应用,推动电网全面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中国建设和能源革命开辟新路径。

目前,以“5G智能配电房”“5G充电站”“5G天眼系统”“5G智慧路灯”“5G无人机”为代表的一系列5G应用已经成为维护南方电网电力供应稳定的“强兵利器”。

5G守卫 为供电披上“数字护甲”

“施工车辆请注意,你已靠近高压线,请立即停止施工,马上远离。”近日,在广东广州市南沙区某工地,一辆挖掘机不小心闯进当地大岗供电所设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当即触发报警装置,高清摄像头通过5G实时回传技术将画面传到当地供电部门控制中心。无人机收到反馈后,立即起飞并对挖掘机进行喊话制止。

这是南方电网基于5G技术“天眼系统”在防治电力设施外力破坏方面的实战场景。据了解,该系统以自动化预警为目标,系统集成了包括“5G+视频监控”“5G+智能识别”“5G+无人机巡视”“5G+电子围栏”等多款智能化应用,一旦有“异物”闯入系统警戒区域后,监控人员可即时依据系统反馈情况通过各种手段提醒施工车辆,确保电力设施安全,极大增强了电网外力破坏风险对抗能力。

与此同时,在惠州中心城区,当地供电部门目前已安装完成1000多个配网5G监控系统,对外界威胁电网安全的违规施工行为识别率提升了50%以上,间接促进了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5G储能 助力城市节能环保

走进松山湖太鲁阁公园,一座别样的充电站矗立其中。据充电站负责人介绍,该充电站是南方电网在东莞集中建设的一体化充电站。充电站融合了5G基站、充电桩、物联网、光储充等功能,通过配置新型智能5G监管系统,能自动识别车辆,有效防止非新能源车占用充电车位,方便了新能源车主的出行。此外,充电站还在东莞首次应用“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实现以充电站为核心的微网能源生产与消费平衡,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

“太鲁阁光储充电站作为南方电网在广东的11张名片之一,主打生态环保,采用5G储能技术,利用峰谷时差,充电站基本实现了运行运营的自给自足。”松山湖供电服务中心主任莫蕴真表示。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太鲁阁充电站在光储充微网基础上有效融入了智慧台区元素,支持台区低压用户的位置及接线自动识别更新、分布式资源信息实时监测等功能,让电力数据来得更及时、更准确。其核心系统“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还成功通过5G将信息上送至松山湖“能源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了源网荷储的区域能量协同,彰显了南方电网公司从打造传统电网向数字电网转变的技术示范。

5G网络 推动复电进入“毫秒级”时代

“新基建”作为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南方电网新基建的着力点正是智能电网建设。

近日,江门礼乐老人院智能电房正式投产,作为南方电网在江门首个应用智能低压运维的智能配电房,该配电房可实现“5G网络+可视化展示+智能运维”全运作。“以往某个片区发生故障停电,运维人员在处理复电时需要查阅多张线路图,数量多耗时长,给抢修复带来不小麻烦,而现在通过智能电房的显示屏,供电人员就可查看自动生成的低压线路电气拓扑图、地理分布图,并且实现低压线路故障的分级隔离,智能报警和自动故障定位,复电效率大大提升。”当地供电部门配网规划专责张浩民对记者介绍。

智能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降低日常数据运维成本,也为供电区域的客户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供电。目前,“5G+载波”在配电房和低压台区信息上送、无人机通信等多个场景已在江门开展试点应用,下一步,南方电网将在广东持续打造多个智能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区,预计投运后,当地恢复供电时间将迈入“毫秒级”。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