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高压级联储能 返回

“314Ah+5MWh”组团起势 近20家厂商“量产竞速”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储能 发布时间:2024-0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大容量电芯趋势下,已经有近20家厂家已经相继选择“314Ah+5MWh组合”。

  逐渐,搭载314Ah储能电芯的5MWh液冷系统成为 “主流”新品。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天合储能、海辰储能、欣旺达、正泰电源、楚能新能源、中车株洲所、融和元储等近20家厂家已经相继发布了5MWh系统,并选择“314Ah+5MWh组合”。

图片

  选择314Ah储能电芯集成5MWh储能系统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主要驱动在于,技术革新。20尺5MWh储能系统与主流的20尺3.72MWh的储能系统相比,系统能量提升35%。

  以常规项目容量100MW计算初始投资成本,大容量标准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比主流3.72MWh产品占地面积节省43%,成本节省26%。相比主流的20尺3~4MWh储能系统,5MWh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更大,减少了占地面积;由于采用大电芯,BMS数量相对减少,但是所需均衡电流却相对变大;EMS没有本质影响,仅仅是监控电芯数据减少。

  以宁德时代“Ener系列”为例,单舱能量由现有的3.354MWh提升到了5.016MWh,能量密度提升约50%,可有效节省占地面积,降低储能电站的综合投资成本、站用电损耗以及施工费用。

  提升能量密度是储能设备降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据业界专家测算,40尺的电池舱从2018年开始单舱2.5MWh提升到如今10MWh以上,储能电池舱的能量密度提升了4倍左右,直流侧设备成本也由2元/Wh左右降低到目前的0.8元/Wh左右。

  相比其他5MWh+储能系统,5MWh储能系统从中脱颖而出,不得不提阳光电源在314Ah电芯上的选择。早在今年5月,阳光电源蔡壮博士对外表示,从客户角度来讲,314Ah容量的电池构建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恰好达到5MWh,这种方案超配量最少,相当于对电池的“去公摊”化,降低了储能的初始投资成本。对此,蔡壮呼吁,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现阶段电池标称容量,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行为,保障终端用户应用需求。

  阳光电源基于投资成本考量,在庞杂的300Ah+储能电芯中,选中了314Ah储能电芯。在阳光电源等系统厂商的呼吁下,314Ah储能电芯亦加速被行业认可。基于314Ah储能电芯集成的5MWh储能系统逐渐成为行业“新风尚”。

  而液冷成为大容量系统最佳搭配。从高工储能整理的17家5MWh储能新品中,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液冷温控方式。

  随着电池及电池舱能量密度的提升,散热问题将会凸出。据测算,20尺5MWh的液冷储能集装箱采用314Ah的电芯,需要电芯约5000颗以上,比采用280Ah储能电芯的20尺3.44MWh的液冷储能集装箱,要少1200颗电芯左右。5MWh储能设备 引申出长模组大Pack的设计,更大的Pack对Pack的结构强度、散热均温、安全设计等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事实上,液冷PACK由于防护等级比较高,普遍达到IP67及以上。这也是中天科技等选择液冷主机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中天科技5MWh储能新品通过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液冷系统运行逻辑,将模组内电池温差控制在1℃以内,舱内电池温差控制在3℃以内,既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又降低了10%的辅助用电。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