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手机、芯片、操作系统、换电站、蔚来、乐道、萤火虫,软硬兼施,齐头并进,蔚来的生态布局正在不断扩大,故事也是越讲越吸引人。近日举行的NIO IN 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上,第二代智能手机发布,自研芯片流片成功,全域操作系统亮相,每一个都是重磅消息。与此同时,蔚来换电站也迈上新台阶,换电次数突破5000万次。另一边,蔚来汽车已连续3个月月销超过2万辆,正在告别销量持续低迷的历史。地基已打好,正待起高楼,似乎是蔚来现下最真实的写照。
夯实软件地基 争做AI科技企业
近日举行的NIO IN 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活动上,蔚来汽车大秀肌肉,展示了强大的技术软实力。首个由车企独立研发并正式发布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的发布尤为引人关注。操作系统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目前仍存“卡脖子”风险,也是我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隐忧,没自己的操作系统,就如在沙滩上起高楼。为摆脱风险,汽车制造商也都纷纷下场投入车用操作系统的研发中。
官方数据显示,SkyOS·天枢作为面向AI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具备高带宽、低时延、大算力与异构硬件、跨域融合、灵活持续进化、高可靠性、信息安全7大特性。据介绍,SkyOS·天枢在底层打通智能硬件、计算平台、通信与能源系统,可实现对车联、车控、智能驾驶、数字座舱、手机应用等全域应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在AI时代构建起真正的整车全域智能。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SkyOS·天枢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已经成功涵盖了蔚来、乐道等不同品牌的不同车型。他强调,这个系统是从原生、从零开始打造的全域操作系统,因此在很多关键指标方面,其上限和表现都要优于其他系统。
蔚来还发布了智能驾驶世界模型NWM(NIO World Model,蔚来世界模型),这是一个多元自回归生成式的具身驾驶模型,可全量理解数据,具有长时序推演和决策能力,官方称其能在100毫秒内推演出216种可能发生的场景,寻找到最优决策。
在“软”能力打造上,蔚来的动作不止于此,坚持技术自研的蔚来,在芯片、手机方面都有布局。
在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正式发布第二代蔚来NIO Phone。据称,第二代蔚来NIO Phone标配第三代骁龙8旗舰处理器,最高可选16GB+1T内存与存储组合。搭载三星专为蔚来定制的6.82英寸2K分辨率屏幕,510PPI的120Hz高刷屏幕。当媒体问到蔚来为什么造手机时,李斌说:“凡是能带上车的,蔚来将来都可能做,带不上车的肯定不做。”手机显然是能带上车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蔚来称,全新NIO Phone不仅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智能手机,更是蔚来AI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蔚来自研的全球首颗5纳米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也宣告流片成功。作为采用5纳米车规工艺制造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蔚来神玑NX9031芯片拥有超过500亿个晶体管,具备超强任务并发处理能力的CPU计算群和充裕的访存带宽,能够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延时处理,综合能力、执行效率都明显提升。李斌表示,蔚来的目标是用一颗自研芯片实现目前业界四颗旗舰智能驾驶芯片的性能,使得效率和成本更优。
智能驾驶芯片、智能系统、智能手机、智能驾驶及全景互联……这些软实力的显著提升,甚至超前的技术储备,让蔚来的AI科技企业形象隐隐有了轮廓。
提高品牌、充换电、产能多方能力
在软件上下功夫,在硬件、品牌服务上,蔚来更是不遗余力,而这一直是蔚来赢得市场的重要抓手。
8月5日,蔚来宣布其换电次数正式突破5000万次。作为换电“勇士”,蔚来已经布局换电站2465座、充电站3930座、充电桩2.3万根,其中,高速换电站826座,接入第三方充电桩102.9万根,不仅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使用体验,也极大地推动了换电模式的发展。在蔚来的影响下,更多车企加入换电阵营。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路特斯、广汽集团、中国一汽7家车企均与蔚来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皖能集团、中安能源等多家能源电力企业也加入了蔚来的换电生态。乘用车换电生态的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与此同时,蔚来的品牌阵营也在加速拓展。8月15日,蔚来第二品牌乐道L60首辆量产车在安徽合肥新桥蔚来第二工厂正式下线。这个定位20万元级别的品牌,对蔚来的销量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承担李斌口中“分摊成本”的重任,为蔚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不仅如此,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也在海外曝出路测谍照,“这是一款非常适合欧洲市场的小车”,李斌介绍,第二、第三品牌与既有的蔚来品牌产品有着不同的定位,将为蔚来开拓不同的细分市场。
2024年上半年,蔚来事情做了不少,但这些事情最终是要体现在具体成绩上的,而成绩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产品被市场认可,销量不断提升。软件的加持,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赋能,品牌阵营的不断丰富,为蔚来打开了更好的发展局面。李斌介绍,自5月起,蔚来月销量达到2万辆水平后,便一直处于稳健上升的状态。数据显示,2024年1~7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10.79万辆,同比增长43.85%。截至目前,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55.75万辆。
销量的提升督促蔚来加速扩充产能。今年6月,蔚来第三工厂获批建设,这座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的工厂建成后,将使得蔚来的自有产能扩大至100万辆。
“我们要打100层楼的地基”
“我经常拿盖楼举例,你的地基到底准备按照盖多少层楼去打,是5层楼,还是100层楼?我们要打100层楼的地基,只要出了地面,每一层盖起来都是很快的。不是每个公司都愿意这么去做,也不是每个公司都有能力这么干,甚至也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够活到看到成效的那一天。”在谈到蔚来不断加大研发、技术等各方面投入时,李斌有清醒的认知。今天的高投入是打地基的过程,而地基打牢,高楼平地起便指日可待。
“大部分企业还是零部件思维,但智能汽车企业应该是分层解耦的思路。”正如李斌所言,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车企要打破零部件思维,做好更多基础性工作,筑牢地基,才能更好起高楼。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蔚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了460亿元,进行了12项技术全栈布局。目前,蔚来60%~70%的研发费用都是基础层面的。以操作系统为例,未来,蔚来所有品牌的产品都可以在SkyOS·天枢系统上平地高起。再看换电系统方面,按照规划,所有蔚来产品都可以无缝连接加入换电系统,更好分摊前期换电投入成本。“在充换电服务方面,蔚来远远领先其他品牌,这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而且随着规模的增加,也将为蔚来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虽然在短期数据方面,过高的研发投入比,甚至较高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给现阶段的蔚来带来较大的盈利压力,但造车本身就是长期事业。“只有打好地基,才能盖好高楼,并且在起高楼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发展效率。”该业内人士说。
的确,蔚来摊子铺的大,投入也大,如何实现投资和经营的平衡是摆在蔚来面前的难题。目前,蔚来的亏损依旧在继续,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的愿望目前看也难以实现。但从蔚来的发展态势来看,前期的投入正在进入回报期,正如李斌所言,打好地基后,只要出了地面,每一层盖起来都是很快的。楼盖起来了,盈利期自然会到来,或许这一天不远了。
“蔚来在2022年、2023年整个节奏不太对,但2024年的节奏已经调整过来了,如果从跑马拉松的角度来讲,最好的赛段就是节奏顺了。”李斌曾表示,国内的高端纯电汽车市场将会在2024~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蔚来已经做好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