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磁电)决定联合支持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湖南磁电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永磁材料与器件、组件、电感元件、智能磁传感器、磁电机及装备、智慧能源及微网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目前拥有长沙、常德石门两大产业园,共占地500余亩,员工总数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00人,拥有1个航天科工集团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现有有效专利120余件并保持年增速15%以上,相关实验室已通过CMA、CNAS和DILAC资质认证。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IATF16949:2016、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体系认证。
二十多年来,湖南磁电人艰苦创业,用实干奠定基础,以创新引领发展,实现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绩效的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湖南磁电已成为中国磁性材料及磁性元件的代表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高新产品企业、湖南省千亿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骨干企业、湖南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梯次电池利用试点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智慧农业产业联盟成员单位。
能效管理解决方案
湖南磁电能效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户用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实现本地/远程在线实时监测、数据快速传输、设备数据智能分析管理、诊断报告自动生成以及70多个功能模块的定制化服务,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有效节约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能耗大户、大型企业园区、智能制造工厂、高校、医院等场所。
微电网解决方案
湖南磁电智能微电网系统,是由风光柴储组成的混合型储能供电系统。多样化能源输入的同时,结合新能源发电、储能、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等技术,可实现清洁、安全、可靠、智能化能源供给和智能化运行管理。可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和移动供电,工作模式灵活多样。广泛应用与工业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电源车、现代农业大棚、海岛部队、边关哨所、野战医院等能源和电力紧张的地区。
应用案例:
储能系统
湖南磁电相关储能产品与系统普遍具备高度集成、安全可靠、高效灵活、智能友好等多项优势,从30-250kW的户用系统,到兆瓦级的集装箱系统等都已覆盖,无论是调峰调频,还是削峰填谷,都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凭借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以及航天品牌的优势,湖南磁电可为各类客户提供移动式和固定式储能产品以及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应用案例:
充/换电站
湖南磁电电动汽车充/换电站EPC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场站设计、配电系统选型、充电设备选型、运营管理系统规划、支付结算系统规划及场站建设施工等部分,可实现场站配电、充换电、综合监控运营管理等功能,集成度及智能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大型综合商场停车场、集中停车站、高速服务站、市区交通枢纽等场所。
近年来,湖南磁电依托湖南航天新产业推进的契机,按照“瞄准用户需求,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核心能力,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抓新能源变革机遇,积极拓展能源管理、微电网、储能系统、充/换电站等综合新能源服务领域业务。未来,湖南磁电将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着眼重点项目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及能力建设,努力维护客户资源,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专场、储能系统集成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认证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国际储能标准与市场准入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