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新能源)决定联合支持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银隆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钛酸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旗下拥有广通汽车、奥钛储能两大品牌,总部位于珠海,拥有邯郸、石家庄、成都、天津、南京、洛阳、兰州等产业园。
银隆新能源以完善的研发体系,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全球拥有材料研究院、电池研究院、商用/专用车研究院、电池应用及工艺研究院、储能系统研究院、氢钛动力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和7个省级以上科技平台。
储能产品优势突出
银隆新能源储能产品以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为基础,搭配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银隆新能源拥有电池模组、动力PACK、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通信锂电储能系统、牵引机车储能系统等多种储能产品。
在电网调频领域:能够以4C的充放电倍率稳定运行,有效保障系统快速、精准响应调度指令,持续输出大功率,调频里程较传统调频电源提升30%~50%。
在通信基站领域:可充分满足通信基站备电需求,解决传统铅酸备电储能系统备电容量不足、环境适用性差、日常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在智能充电领域:通过储能扩容,解决老旧配电网增容困难,同时减少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问题,有效稳定电网。
在数据中心领域:充分满足数据中心备电需求,无需日常维护,有效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在风光消纳领域:可有效平滑风光发电输出波动、提升计划发电精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弃风弃光”问题,提高风光发电的经济效益。
在轨道交通领域:可高效存储轨道交通车辆减速、制动、惯性滑行过程中释放的多余电量,用于车辆加速、启动或应急驱动,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的同时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高效储能解决方案
银隆新能源研发的钛酸锂电池系列产品,具有高安全、高倍率、快充放、耐宽温、长寿命等特性,可覆盖全储能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工商业园区、通讯基站、电网调频、轨道交通、军事科研等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2020年,银隆新能源推出电网调频、风光消纳、智能充电等领域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融合高效发电、安全储电、可靠变电、高效用电,贯穿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大环节。
同年,落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的银隆1MWh钛酸锂集装箱储能系统顺利完成调试,正式投入运营。银隆新能源1MWh钛酸锂集装箱储能系统将不稳定的风、光电力进行平滑及储存,转化为绿色、稳定、高质量的电能输送研究所智慧能源系统平台,可在平滑波动、削峰填谷等运行模式间灵活切换,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可控性和利用率,保证平台稳定运行。
深度布局储能市场
早在多年前,银隆新能源便已开始布局储能领域,致力于储能技术研发。如今在国内外已频繁使用银隆新能源储能系统,如中国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综合“四位一体”应用、美国电力公司AES的电网调频应用、世界第一大风力发电运营商维斯塔斯Vestas的风能储输应用等。
近年来,银隆新能源在储能产业项目规划和布局等方面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凭借高安全、长寿命的智能储能产品,银隆新能源被中国储能网连续两年评为“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随着储能系统性能不断优化,中国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通信储能、应急电源、5G及物联网等刚性需求市场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银隆新能源将以自身储能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让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蓝图成为现实。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产业协调发展路径、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储能产品安全与检测认证、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储能产品安全标准与消防、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氢储能与燃料电池等13个专场论坛。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