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分布式储能系统:储电于民 互补储电于网

作者:邓齐政 来源:中国储能网(独家专稿) 发布时间:2012-08-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谈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意义
 
    在过去20年,储能一直是各国政府与产业界,持续关注及讨论的话题。 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重点摆在发电与新能源上。直到最近几年,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后,如何善用储能技术,让能源能更有效合理的分配,而不是再继续投资更多的发电厂就成了各国政府政策调研与产业发展的焦点。
 
    美国经济学者指出,每投资1美元于能源优化及节能设备,要比投资1美元到发电设备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储能设备除了能让既有已经投资了的发电设备能力更充分发挥外,还是未来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终端环节。 然而,目前除了电网公司在积极发展节点式储能站,及部分微电网试点外,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却一直因为缺乏产业化规模的产品,而有意地被忽略。 在论述能源二次分配优化及智能电网组建的过程中,我们发觉,不能单将注意力集中在“储电于网”,而必须整体搭配,也就是必须让部分电能储存于终端,使“储电于民”与“储电于网”产生互补。 
 
    在全世界电网智能化的趋势和我国电力、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科技部在2012年5月4日发布了《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重点任务”之四“智能配用电技术”中强调,要“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和运行控制技术;提高配电网接纳间歇式电源能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和运行控制技术,分布式储能系统参与配电网负荷管理的优化调度方法,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综合能量管理技术”等。其实,发展观念及势头,已逐步向下延伸到电网的末梢。为最末梢的用户储能单元,指出了道路。 在此,笔者特撰文谈谈终端产品级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发展及应用意义。
    
    第一:储能于电网末梢,更能确保用电,并减少线损。
 
    分布式储能系统一般直接与用户负载相连,当大电网停电的时候能很好起到不间断电源的作用。电力从发电厂出来要经过远距离、跨区域的输电、配电,其中一个小小环节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不久前发生的印度大停电事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分布式储能系统直接在用户侧储存电力,随时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这对很多必须有不间断电源的企业和医院等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分布式储能系统运用云端控制等先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减少线路损耗。
 
    第二:发展终端储能产品,带动大量的民间资本。
 
    根据央行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5.2万亿元,可见民间资本的规模多么巨大。这些民间资本,若不能被正确引导,就会进入诸如炒房、高利贷、或者哄抬一般物价的行列中,给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冲击。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上半年,民间投资总规模达到9.37万亿元。我国还有大量的可投资的民间资本需要“寻找出路”。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建设。分布式储能行业潜力巨大,“钱”景无限,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间投资。2012年8月6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将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6100万千瓦,风电7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50万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有相当一部分要采用分布式发电的方式,这给逐年增长的民间“游离资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引领动力电池及太阳能电池厂商往储能方向转型,形成新产业链。
 
    前几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投资。许多企业仓促上马,花费巨资投入到动力电池行业当中去“淘金”。这种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局面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情况更是危机。目前遭遇到了国外反倾销争议,可能造成大量职工下岗。电池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比较高,一旦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恶性竞争。主要的也就是只以单一产品销售,缺乏加值配套,最后演变成赤裸裸的恶性竞争。再以锂电池为例,当前全国一千多家厂商中,往电网储能电池方向发展的还是较少。因此,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把一部分动力电池厂商分流到储能电池方面,这可以很好地利用并引领产业结构多重加值及优化。
 
    第四:大力开发分布式终端储能系统有利于我国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微网和分布式储能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在同等水平上起步。在这样的阶段,若我们能够通过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将来在这一领域就容易占领战略制高点。在欧美等国,储能产业已经被列入国家战略高度,都认识到储能技术在传统发电、输配电、电力需求侧、辅助服务、新能源接入等不同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分布式储能系统作为微网的一部分,在新能源利用、确保用户不间断用电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今,美国、日本和欧盟等都在大力进行微网的研究开发,以减轻传统电网的压力和能源压力。并极力准备形成产品产业链,以达到标准化,普及化,及产业引领的作用。 我国也开始注重微网的建设。2012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对河北围场微网工程作了“家庭绿色发电,微电网破解用电难”报道。据悉,在河北省围场县建成的这个微电网是国内首个试验工程,如今它的发电量能够满足约100户家庭的日常用电。区别于大规模的风力发电,这种分布于每家每户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不但能将风能、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用户所需的电能,同时还能将多余的电量上传给电网。将来微网的大量建设需要先进储能技术的支撑。
 
    最后,分布式储能储电于民,必将造福于民。随着我国逐步实施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政策,人们的节能意识逐渐增强。但如果有配套的技术设备,人们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政策。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在今年7月份已经开始实施阶梯电价,同时也实施峰谷电价。然而,阶梯电价实施一个月以后,峰谷电价的申报却乏人问津,受访的市民均表示“不知道峰谷电价”、“不知道如何计费”。这实在有违政策推出者的初衷。究其原因,还是人们不相信选择峰谷电价政策更能省钱。目前,广东峰段、平段、谷段的电价比价(不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为1.65:1:0.5,峰段电价是谷段电价的三倍有余。如果在宣传峰谷电价同时鼓励人们使用分布式储能系统,在谷段储电,在峰段用电,能达到2个百分点的调峰作用,那除了可以为用户省不少钱外,也为电网在峰时段经常遇到的拉闸限电窘境,在同步搭配电网公司建设的节点式储电站(储电于网)下,大幅缓解。在峰谷电价的大背景下推广分布式储能系统,一方面能够为人们建设电费支出,一方面更有利于推广电价政策,于国于民都有莫大的裨益。
 
    同时,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将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可以达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节能减排的目的,是电网智能化中的重要一环。电网储能可以分为大规模集中储能和分布式储能。储能电站属于前者,一般处于电网的节点上,起着为大电网削峰填谷、调频调压等作用。而千千万万处于电网末梢的、与用户直接相连的储能系统属于分布式储能,它受一般电力用户的运行和控制,可谓“储电于民”。分布式储能系统是对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有效补充,其发展前景十分巨大。(作者单位:东莞德世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关键字:分布式 储能 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