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链再调查(2)
利好有限
煤价十连跌后终于趋于稳定,看似对于长期因“市场煤,计划电”而陷于亏损的火电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中国经济时报在对发电企业的采访中发现,事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美好。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截止到6月底,四川省火电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无独有偶,湖南电监办对全省电力企业2012年1—6月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湖南省火电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仍在延续。但分析同时显示,湖南省主要火电企业较上年同期减亏14.01%。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煤炭价格十连跌,跌幅高达30%,但火电企业难言春天。
两位接近五大发电集团的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同一个观点,他们说,煤价下跌是阶段性且分区域的,因此对火电企业的利好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像新疆、黑龙江、云贵川等地区煤炭价格实际上还在上涨,沿海地区火电企业有可能扭亏。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说,火电厂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全国范围难现“勃勃生机”之象。
缘何难迎春?
煤炭价格跌跌不休,火电企业为何难迎利好?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直言,火电企业主要受到存煤高企和用电需求不高影响,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四川省水电占比高达72%,以营利为目的的火电企业仅一家,其余大部分企业都是为了保供电安全设立。年初火电企业预计煤价还将大幅上涨,大量采购煤炭,存煤量高企,至今还有大量存煤待使用,这些存煤产生的财务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上述电力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说,自去年9、10月份开始,火电企业为保障枯水期供电而大量采购煤炭,各个企业存煤量多少不一,其中为保供电安全的电厂存煤少于营利性电厂。
今年来水较早,且雨水丰沛,挤占本已缩减的火电市场空间。机组开工率低,存煤消耗不完,火电企业纷纷减少采购量,难以享受到上半年煤价跳水的利好。
“水电发电量浮动两个百分点,对于利润很薄的火电来说依然是个很大的负担,可能因此导致亏损。”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周修杰认为:一方面火电厂产能相对过剩,售电量却与日俱减,导致煤炭大量积压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最终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下滑。另一方面,水电满发直接冲击了火电企业的赢利,而发电设备小时数低、存煤、资产负债率高等内部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火电厂经营困境。
此外,火电发电量不足也影响到火电企业的扭亏。
上半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各个产业用电需求不高,火电企业机组开工率不高。接近五大电力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广东的一个电厂上半年四台机组仅开一台。
“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7%,火电企业便好过一些。6%就有可能亏损。”林伯强补充说,现在的煤价已经可以保障火电企业盈利,但具体运营情况能否好转主要取决于用电量。
发电量助迎春
中商情报网能源行业研究员罗泽杰表示,下半年电力消费需求止跌回升,煤炭价格趋稳,对持续亏损的火电企业而言,确属利好,但火电短期内扭转亏损依然存在困难。
中电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用电量创年内新高,降幅较之前收窄。其中,城乡居民用电量增速12.5%,工业用电量延续下滑趋势。
分析人士表示,这有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使得季节性的用电量回升。但下半年用电量能否较大幅度回升还要看经济形势能否好转。
林伯强分析说,以往是煤炭价格高,成本压力大,但今年主要是火电发电量不好。因此,在煤价趋稳的情况下,下半年的发电量对企业运营情况影响较大,甚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亏。
至于下半年火电企业是否会采购存煤,他认为这也主要取决于发电量。发电量上升,企业就会开始存煤,发电量上不去,企业会考虑存煤容量和存煤的财务费用而减少采购量。
罗泽杰认为,除了煤炭价格造成的成本压力,国家货币政策收紧也会增加火电厂的贷款压力,这多种压力下的结果就是电厂的煤炭供需不稳定。
他指出,煤炭价格下跌,正是废除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和市场煤炭价格双轨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