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作者: 来源: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12-08-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任何一个新事物从诞生到普及的过程中,都势必经历拉锯式的周转反复与利益博弈。对于已成为舆论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就再次遇到了一个“发展还是延缓”的根本性两难问题。

    根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能源专家表示,与大多数人长期持有的原油紧缺的观点相反,全世界的石油供应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甚至有可能超过未来消耗。
由于引入了革命性的石油勘探技术,人们得以获得以往难以开采大量“新”石油。美国科学家因此认为,到2020年,全世界石油日产量可能超过1.1亿桶,提高近20%。

    毫无疑问,随着更多更便宜石油的发掘,人类或将迈入一个充足石油时代。这将从根本上于中短期发展期动摇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积极性。

    事实上,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已经随着全球经济景气周期波动而表露无遗。仅仅3年前,全球石油价格逼近150美元/桶的历史高位,而随着欧债危机加剧、中国景气低迷的多方影响,石油价格几乎已经跌去了一半。

    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只能是“看天吃饭”:没有石油就一哄而上新能源,石油充裕就束之高阁,更加稳妥的做法是:传统动力与新能源齐头并进,互为补充。

    让人并不意外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能源车推广效果不佳,即使是环保意识更浓、混合动力汽车更受欢迎的美国和日本市场,对待“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电动车也表现得并不热烈。关键原因就在于电动车无论是使用方便性还是成本适应度都远未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

    让那些新能源汽车拥趸失望的是,无论是掌握最先进混合动力技术的日本丰田还是电动车技术领先的美国通用,都对全球电动车市场未来并不看好。丰田汽车副社长内山田竹志曾告诉笔者,即使到2020年,电动车在全球汽车市场普及率也不会超过5%。

    领先一步的跨国车企尚且如此,对那些还远未摸到混合动力门道的国内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更是遥不可及的水中花。

    没有扎实的传统技术功底,就无从谈起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后来居上者没有技巧和捷径,惟有“耐住寂寞”,步步为营。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汽车 发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