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温州南麂岛建成全国首个离网型兆瓦级智能微网工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青年时报 发布时间:2014-10-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阳光和海风,这不仅仅是风景,而且能转化为电能。9月26日,国家863计划课题南麂岛离网型微网示范工程成功投入正式运行,为岛上居民提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

据悉,该工程是国家863计划中课题“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内容,该课题由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承担,是国内首个规模性应用新能源的海岛微电网。

有关人士表示,南麂岛离网型微电网工程的建成对我国东海、南海的开发岛屿的清洁环保电力供应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是国内标志性的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岛屿,将有效改善海岛的能源结构。

南麂岛离网型微电网工程全国海岛离网型微网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积累经验,将为全国海岛供电开发提供样本。

打造海岛供电新范本

南麂岛位于温州市平阳县东南海域,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南麂岛距离大陆50公里,从大陆架设电缆到岛上,可行性为零。架设电缆需要巨额经费,南麂供电所所长刘光涨形象比喻:“这就像建了条高规格的高速公路,但每天上路的只有两辆摩托车,太浪费了。”

由于远离大陆,多年来,南麂岛仅依靠四台柴油发电机发电,能源结构单一,发电效率低,供电成本高,而其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更对海岛环境造成破坏。

南麂岛离网型微网示范工程充分利用了海岛丰富的自然资源——阳光和海风进行清洁能源发电,实现多种能源综合互补利用,建成一个智能绿色的风光采储系统,在满足海岛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在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上,南麂微电网高度融合。其中风力发电系统10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660峰千瓦,储能系统包括4套500千瓦×2小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和1兆瓦×15秒的超级电容,保留柴油发电系统,是含多种分布式新能源的独立型海岛微电网系统。“这几个发电系统既联网,又相互独立。哪个系统发电多,就切换到哪个系统。”

南麂岛上的智能电表有3盏灯,分别代表风能、太阳能和柴油发电:如果风能和太阳能的灯都亮了,表示电力充足;如果只亮了一盏灯,那就节约用电;如果柴油灯亮了,说明电力严重不足,已启动备用的柴油发电系统,要尽量节约。

建设过程克服重重困难

南麂岛微网示范工程于2012年5月份开始建设,由于远离大陆,施工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

罗明光,南麂岛微网示范工程的项目经理。几乎每天早上5点多,罗明光都会早早起来。在一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上,罗明光边走边说,“看,这边的很多石头,都被我们打磨过了,因为安装风机的时候,岩石过多过硬,那时又没有挖掘机,只能依靠大力气的施工人员用榔头一点点敲裂,然后搬走。”

在这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上,罗明光已经来来回回走了14个月了。他说:“南麂岛还是属于原生态岛屿,环境好却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我们经常要反复修改施工设计,并且要考虑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远离大陆,物资缺乏,设备运输不便,有时候因为施工过程中缺少一个小小的配件,由于大风快艇停开,甚至要等上一个星期,工程才能得以继续。”南麂供电所所长刘光涨说。

工程前期、可研、施工、设备调试全程参与,刘光涨每天都要早早起来,赶往各个施工现场,查看现场施工情况,中午回到供电所查阅工程施工资料。为了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晚上都要召集工程施工参与单位、项目参与人员、设备生产厂家等召开碰头会,对一天的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总结,还要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一二点才能安心入睡。

因为忙碌,有时20多天都不能离开南麂岛,“如果想念我那只有6个月大的儿子,只能拿出照片看看。”刘光涨说。

分享到:

关键字:离网型 兆瓦级 智能微网工程 南麓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