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08年,对马斯克来说,是意志力的极限考验。
第三次试射失败后,马斯克的声明显得很平静。他说,公司“最近刚刚得到一笔数额庞大的投资”,加上原有资金,“我们的资金基础非常雄厚”,足以继续支持下一阶段的火箭研发工作。“我们有决心,我们有资金,我们有专家”,“将继续进行第四次发射,第五次发射也在筹备,制造第六枚‘猎鹰1号’的计划已批准”。舆论对创想家的失败真的足够宽容,“火箭研发初期接连遭遇失败的先例很多,希望SpaceX继续尝试”。但人人心里都清楚,马斯克的钱在火光中快烧没了。
马斯克想造火箭时,睿西就曾告诉他,“结果是二元的,成,或败”,“因为火箭会爆炸”。不光是钱的事,“还有他的信誉。他已经卖出了所有的发射,必须退款”。一切都系于第四次发射,命悬一线,“要么是史诗般的失败,要么是史诗般的胜利,没有中间项”。
发射失败后,有人质疑他,火箭的本质是物理学,而不是什么创新经济模式。他毫不留情地反击说,要是听这种人的话,事情永远不会好,不会发生变化。有人问他:“你怎么会这么乐观?”他说:“去他妈的乐观,悲观,我只想要把事情做成。”还有人问他:“你从发射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他回答:“我学到了发射成功得有点耐心。”他从PayPal老搭档彼得·泰尔他们的“创业者基金”那儿拿到了一笔投资,继续搞火箭。
与马斯克一起创立PayPal的好友马克斯·列夫琴说,马斯克就像一个“在黑暗中乱舞剑的人。每有疯狂的想法,总想着把它不计成本地做成,炸个2000万美元根本不是问题。他认为历史总是自然地按他的意志前进,现实里,如果碰巧是,那就是传奇;如果碰巧不是,那就是灾难”。2008年9月28日,马斯克的意志胜利了——他孤注一掷,第四次发射“猎鹰1号”。那一天,火箭升上天空,进入了预定轨道。最低的发射价和新的航空航天时代诞生了,它拿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6亿美元的订单和其他客户9亿美元的订金。许多人开始预言,下一批万亿级别的富翁将诞生于外太空。
2008年,特斯拉也陷入了巨大的困境。Roadster的技术遥遥领先,却未能建立起商业模式,成本无法短期下降,无法量产足够数量的汽车,没有盈利,现金流枯竭,联邦政府的5000万美元贷款迟迟未到位。马斯克裁掉了1/3员工,关掉了在底特律的分支机构,关闭了研发中心,把艾伯哈德之后的那位CEO也解雇掉,亲自出马上阵。马斯克的哥哥回忆:“倒闭已成了日常话题,很多人都在倒闭。特斯拉正处在交付电动车的前夜,订单的款已收上来了。当时选择倒闭对他来讲,反而是更容易的。但马斯克把他自己个人的钱全部都注了进去,维持了特斯拉的生命。”
最终还是马斯克的意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斯拉的董事之一斯蒂夫·尤韦斯顿后来回忆,马斯克出来融资时,没有人敢接。硅谷懂汽车技术的风险投资人很少,也不知道Roadster最终能否挣钱。Roadster的开发就已花了两个亿,ModelS能否成功生产,是个深不可测的未知数。加上金融危机,融资三个月都没有什么进展。马斯克拿出自己银行账户中全部的3500万美元,注入进去,并发邀请给自己的所有投资人朋友,告诉大家,这一轮6000万美元,大家自愿认购。在特斯拉的历史上,马斯克曾多次注入个人现金。他曾透露,公司初创的艰难时期,他把个人账户上的300万美元转入公司账户,用来支付员工薪水。这一次,他解释说“这是唯一的选择,不是我一无所有,就是特斯拉倒掉,这将是电动车历史的倒退”,“我不想在回顾起这件事时说,我本可以做得更多些”。马斯克的信心和决心给了其他投资人信心,也稳住了那些下了订单的买家,投资人纷纷跟进,融资近8000万美元。
马斯克最为感激的,是戴姆勒-奔驰在这时伸出援手。他曾在采访中提起这段“患难友情”。特斯拉曾为戴姆勒做过Smart车的电池,戴姆勒在特斯拉濒临破产时,不仅签订了Smart和福来纳卡车核心部件的订单,而且还向它投资5000万美元。当时戴姆勒与特斯拉联系,打算6个星期后来参观。美国没有Smart这种车型,马斯克立刻让工程师带着几万美元现金和护照飞去墨西哥运回一辆Smart,让斯特劳伯在6个星期内改装出了一辆Smart电动车。戴姆勒的首席工程师试驾了这个样车,决定签下合同。马斯克说:“戴姆勒那时很清楚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那不是慷慨的利他主义姿态,但那5000万美元意味着,他相信这笔钱不会打水漂。那时,戴姆勒自身也陷入了现金困难,总裁迪特·蔡澈(DieterZetsche)当时得飞到阿布扎比去提取公司的紧急存款,然后留存了5000万美元给特斯拉。一个人自己也吃不饱时,还能给你分一点吃的,真的应该感激。”马斯克说,这笔钱的关键意义甚至胜过了后来能源部的4.6亿美元低息贷款,这是欧洲的传统汽车骑士与硅谷初生的电动车之间的一次握手。之后的半年,丰田也向特斯拉下了Rav4车型的电池订单,并向特斯拉投资5000万美元。
特斯拉于是继续快速烧钱,现金流压力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2009年最后3个月,特斯拉就烧掉了3700万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840万美元。马斯克的个人财务状况也陷入绝境。他后来承认,从2009年10月开始,他的银行卡里已没有现金,他不得不四处向朋友借钱,维持一个月20万美元的个人开销,其中包括租房。在第一次离婚中,他们在洛杉矶的房子给了前妻。2009年3月,Tesla的家庭用车ModelS原型完成,接着完成了设计、测试。直到力推新能源战略的朱棣文和奥巴马参观了特斯拉工厂,马斯克拿到了能源部4.65亿美元低息贷款用于ModelS量产,才生存了下来。
2010年6月,特斯拉成功完成IPO,净募集资金约1.84亿美元。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就在上市前几天,《纽约时报》报道,特斯拉已濒临破产,但马斯克的意志最终取得了胜利。上市后,特斯拉在账面上赚了6.3亿美元,力挽狂澜,托住了自由落体运动。
2012年,第一辆ModelS下线,接着,ModelX面世。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股票一度涨到100美元左右,先前无数质疑的声音都改口称赞它是未来。2013年,历史悠久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宣布破产,它折射了传统汽车制造业的衰落。此消彼长,硅谷大有取代底特律之势。奥巴马更对特斯拉情有独钟。他在一片质疑声中送出低息贷款大礼包,还在经济刺激法案中为绿色汽车备下了3亿美元政府采购款。同样收到大礼包的另一家电动汽车公司Fisker和一家太阳能公司Solyndra不久都以丑闻和倒闭告终,特斯拉则从商业上生存了下来,提前9年还清贷款,给奥巴马的联邦政府救助款和新能源战略争了口气。
2013年,洛杉矶的一次ModelS展示会上,人们看到,一辆白色的ModelS驶上舞台,马斯克披一件黑色夹克,神采奕奕地从车里走出来。演讲进行时,他的助手现场演示了ModelS的90秒更换电池技术,场地外面,一辆奥迪A8在加油站加油的实时画面呈现在屏幕上。“让电动车和汽油车在这里比试一下。”马斯克说。马斯克15分钟的演讲幽默、妙语连珠,台下不时传来掌声和笑声。演讲结束,马斯克潇洒地抛下一句“好好享受party”,钻进那辆特斯拉消失在舞台后方。台下再次一阵惊叹,人们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乔布斯附体。
他也曾偶尔承认,将所有的未来赌在火箭和电动车上很冒险。但他立即话锋一转说:“若我不这么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险,因为成功的希望为零。”经历了那段意志的极限考验后,他总结说:“做企业就像凝视死亡的深渊。”
他仍然喜欢畅谈未来。他跟NASA的工程师谈载人飞船,谈可回收的发射器,跟名流和媒体谈星际旅游和占领火星。有一次他说:“如果速度慢,以最佳的能源消耗,去火星要6个月,行星每18个月重新排列一次,从火星回来也要6个月。我想很快就可以把行程时间缩短到3个月,只要美国有这个意志。”最近他又抛出了超音速高铁计划,半个小时可以从洛杉矶到旧金山,把全世界的心脏都吓得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