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隔膜技术实现突破,进口替代日趋明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2014-10-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壁垒最高,高端产品需依赖进口。隔膜在成本构成上仅次于正极材料,占20-30%,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隔膜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目前,市场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的聚烯烃类隔膜。

隔膜的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同时干法工艺又可细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

干法工艺:将聚烯烃树脂熔融、挤压、吹膜制成结晶性聚合物薄膜,经过结晶化处理、退火,得到高度取向的多层结构,在高温下进一步拉伸,将结晶界面进行剥离,形成多孔结构。聚丙烯(PP)产品主要由干法工艺制得。

湿法工艺:将高沸点的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与聚烯烃树脂混合,加热熔融后,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把熔融混合物铺在薄片上,压制成膜片,再将膜片加热至接近熔点温度,进行双向拉伸使分子链取向,最后保温一定时间,用易挥发物质洗脱残留的溶剂,制得微孔膜材料。聚乙烯(PE)产品是由湿法工艺制的。

全球隔膜行业集中于美日韩,国内发展空间大。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拥有先进的隔膜生产技术,其中旭化成、Celgard和东燃化学、韩国SK明显居于垄断地位,四家企业201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6%,国际大的锂电池厂商也由这4家企业为其供应隔膜产品。就全球格局来看,高端市场被国外垄断,80%的中端市场被国外占据,我国产品处于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近几年随着国内厂商积极加大研发力度,国产锂电池隔膜渐渐走进锂电圈,开始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全球隔膜供过于求,但形势并不严峻。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称,随着电动车和储能等下游锂电池产业的影响,未来几年全球隔膜的年需求量将以20-25%的速度增长,同时全球隔膜产量保持较快的增长,2013年全球隔膜产量同比增长30%,供需基本平衡。

国内隔膜产能不断扩大,隔膜价格趋于平稳。隔膜是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也是毛利率最高的材料。在产业初期,许多企业扎堆进入隔膜行业,多数企业隔膜产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造成中低端隔膜产能过剩。据高工锂电统计,截止目前,国内涉足隔膜的企业已接近40家,规划的产能达到8亿平米,已远远超过2013年全球的实际用量7.5亿平米,但实际量产的企业不到20家,得到电池厂商认可的不足10家,有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目前干法工艺制造的隔膜价格在5元/平米左右,未来价格趋于平稳,湿法工艺由于工艺复杂,价格稳定在10-12元/平米。

国内锂电隔膜技术取得突破,进口替代趋势明显。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扩增,国内部分优秀厂商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以其优良的产品性能及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份额,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星源材质、佛山金辉高科、中科科技等大陆厂商逐步实现隔膜产业化,部分企业在孔隙率、热收缩、拉伸强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水平,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未来隔膜行业发展趋势:更轻薄、更安全。随着锂电池在消费类电子、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的快速

增长,锂电池隔膜要为未来的市场爆发提前布备,需要在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上有所突破,隔膜未来发展趋势是满足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循环和安全可靠等性能要求。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隔膜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