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发展初期,设备制造标准缺失、门槛低,厂商品牌众多。2009年以前生产的风机大都没有低电压穿越等基本功能。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先后编制修订了28项企业标准,涵盖系统接入、调度运行、并网检测等关键环节,形成了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风电行标、国标编制,其中,编制行标33项,编制国标17项。
在风电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针对新能源与电网协调配合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积极推动建章立制工作,研究制订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编制并出版了风电场电气部分典型设计,有效解决了风电等新能源建设没有规范、接入电网没有标准等问题。
面对风电与电网规划前期工作不同步、建设工期不匹配等困难,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跟踪风电项目进展,主动与风电业主协调配合,超前开展前期工作,在设计力量、施工队伍、物资供应、资金落实等方面优先保障,千方百计加快风电送出工程建设,尽最大努力满足了风电接入电网的需要。
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国调、分调、省调一体化的风电运行实时调度监测网络。建成覆盖26个省、全部570座风电场的新能源调度监测网络,实现了风电场与电网互联互通。
国家电网公司还在国网能源研究院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风电分析平台,同步跟踪全国和世界主要国家风电运行情况,及时分析比较,掌握风电发展最新动态和调度运行先进做法,持续改进风电调度运行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坚持每天以风电为中心,科学安排调度运行方式,统筹安排火电、水电机组配合运行,最大限度消纳风电。西北电网通过水电补偿风电的出力波动,东北、华北电网优化火电机组运行策略,实时监测供热机组调峰能力。
国家电网各级调度协同配合,充分挖掘现有跨省跨区线路输电能力,通过优化一省、乃至多省的运行方式,将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省消纳困难的风电跨省区调度。西北、东北电网建设了风电功率自动控制系统,每5分钟动态调整风电计划,最大限度利用跨省通道输送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