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再议电动车起火 安全标准“背黑锅”

作者: 来源:车讯网 发布时间:2012-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时至今日,距比亚迪5.26起火事件已经三个多月了,但是笼罩着比亚迪的阴云却仍未散去。随着新能源话题的热议和丰田“运动计划”的兴起,每每提到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技术,比亚迪都会再次“躺枪”。在正在进行的2012年成都国际车展上,车讯网与多位行业专家以及比亚迪成都区域经理进行了对话,深入探讨了起火事件的影响。现将对话内容整理如下:

    张志勇谈电动车起火:该质疑的不是安全标准

    对于比亚迪起火事件,汽车业资深专家张志勇表示,公众的质疑确实很大。但是当时的舆论走入了误区、走入陷阱,是被人引导的,这是不正确的。交通事故所发生的起火之后,不应该去质疑一款车,而应去调查事故本身。他说:“这显然是一个误导。”

    回到事故本身,当时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200多公里,后来报告中也是180多公里/小时,180多公里已经超出了它正常的速度。张志勇称,“不要说这个汽车怎么样,就是其他汽车撞了以后也是出问题的。我们应该怎么遏制飙车的现象,超速的现象。让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我觉得这个是主要问题,而不是电动车的问题。”

    张志勇表示,电动车肯定是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电瓶的问题、电控的问题等,但并不是比亚迪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比亚迪一家企业解决得了的,它是整个全社会,这个行业的汽车企业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比亚迪成都区域经理:公道自在人心

    在成都车展上,记者与比亚迪汽车成都区域经理王东旭进行了对话,关于电动车起火事件,王东旭并没有过多地加以评述,他表示,车速问题确实应该考虑在内,对于行业专家的支持,他也非常欣慰。

    在关于此事的谈话结束之前,王东旭说道:“公道自在人心,比亚迪会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品质”。

    张耀东:除比亚迪之外自主新能源不可能“弯道超车”

    经济观察报汽车版的主编张耀东博士表示,只有比亚迪才有可能做到在新能源上与国外的技术抗衡。

    对于除比亚迪之外的自主品牌,张耀东说,“原来我们的观点是在新能源可以超越外资品牌是指我们存在弯道超车的感觉。但实际上弯道超车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就是我已经做到80分,才能再寻找一些特长做到90分,而并不是我在60分的时候,就能弯道超车。”

    张耀东称,比亚迪毕竟在新能源上储备了很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只有比亚迪具备这样的潜力。

    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试水深圳日常行驶中未见技术问题

    据比亚迪成都区域经理王东旭介绍,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最主要的优势是它本身成名于电子、电池这方面,而未来新能源车的主要动力就是电池。电池的高效与否,技术含量相当高。比亚迪除了传统的电池外,还有镍硌电池,镍氢电池,以及在比亚迪先行者上面搭载的铁动力电池。

    深圳运行的蓝白相间的电动车就是纯电动车。比亚迪E6在深圳投放了几百辆,单车运行历程都超过了二三十万的公里。从目前出租车市场表现来讲,没有什么技术问题。

    在5.26事件之后的三个月里,比亚迪一直承受着舆论的种种压力,就连高管的“套现门”,也被外界与起火事件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总是把“提振自主品牌”挂在嘴边,但是只要自主品牌出了一点儿差错,就会受到舆论的针锋相对。王东旭先生说,现在比亚迪最大的弱势就是国产的标识,的确,在人人崇尚名牌的今天,好多消费者看中的都是品牌而非质量。在此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仅如此,调查之后,怎么让民众相信,仍是一个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再议 电动车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