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卖锹”的利润大不如从前,那么,已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之中的“新能源配额制”又能带给“淘金”者怎样的机遇呢?
“所谓‘新能源配额制’,就是规定不可再生能源在电网所收购的电能占有一定比例”,长城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周涛解释道。
据记者了解,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优先收购,保障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但这一法规却缺乏约束监督机制,使其实施效力并不明显;随即,2007年我国再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集团装机容量在2010年达到3%,2020年达到5%。而今的“新能源配额制”虽然细则尚未公布,但“配额”二字已明确富有较强的约束力。
继去年10月,银星能源(行情,资讯)长山头和红寺堡10万千瓦风电场建成又并网发电后,1月6日,与银星能源股东大会通过5项“风电组件、光伏组件”投产、扩建议案一并发布的另外一则好消息,既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两大风电场项目:中宁风电场一期、二期,盐池风电场一期、二期,分别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更为幸运的是,此次总投资将达18.73亿元的两座风电场恰巧赶上了“新能源配额制”的诞生。
事实上,业内针对“新能源配额制”一直争论不休。上述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就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目前,真正能够解救风电、光伏产业的不是配额制而是储能技术的突破。比如,风能、光能的发电不稳定,这对电网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也正因为此,电网才对风、光发电较为排斥。此外,就目前电网来看,从我国东部传送至西部发电量会有20%的损耗,这对本来总体规模就不大的风、光发电来讲也是难以承受的。”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银星能源总经理任育杰认为,“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多处偏远,电网传输也却有损耗,但这不仅针对新能源发电,也包括传统发电。储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及我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都将大大提升我国电力的调度能力。”
此前,国家财政给予新能源的补助仅限于高出上网电价部分,这造成风电、光伏一直被喻为“不赚钱的行业”,而今“新能源配额制”有望出台,任育杰告诉记者,“未来,在发电、电网两端,都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发电,这将有效扭转行业不赚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