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委员会在2010年4月22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温家宝指示要加强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力量编制好“十二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既要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又要努力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业领域占领制高点。同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指示。
作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四大电力环节之外生长出来的一个新产业,储能产业在世界各国均处于产业应用的初级阶段。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大,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力度,掌握和拥有先进的储能技术,可以使我国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如同温总理在讲话中所述——占领关键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制高点。
储能技术在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能够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和综合效率。例如,电力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成为“智能电网”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储能系统能够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核心瓶颈,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安全对接,从而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领域,储能技术可以推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降低电动汽车充电站成本,提供大规模建设充电站电力供应的系统解决方案。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应用于电网区域难以覆盖的地区或特定环境的电力供应,例如老少边穷地区、边防安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等。
储能行业目前已经引发全球性的投资热潮和政府的积极推动发展。根据美国能源研究机构的调查研究结果,储能产品已经成为未来最值得投资与资金最密集的市场领域。保守估计到201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而随着世界各国对储能产业的持续投入,大规模储能产品应用于电网系统,未来全球储能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以万亿美元来计算。
虽然前景广大,但储能行业仍存在着技术发展跟不上应用,产业链条不成熟,政策出台缓慢,成本高居不下,解决方案系统不健全等现实问题。而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和出台,是推动储能产业从蹒跚起步到快速发展,从产品化到产业化,扩大产业生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前列,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积极的促进产业发展,意图建立行业技术标准,占据全球储能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