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规模化集群智能调度技术 返回

中国新能源车黄金10年 锂电池业率先受益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0-31 浏览:

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了很难褪色的神话!

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刚结束。国务院官网上就挂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原以为10月底甚至11月初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系列扶持政策看上去,将会加快出台步伐了。

该决定指出,“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我们将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蛋糕有多大?谁会成为受益者?

置身于汽车圈的各位同仁及企业们,可能会是最为理性者。但资本市场可没那么理性,君不见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未来需求诱惑下,稀土概念已经炒作得沸沸扬扬了。比如中晟有色,近两个月已经从30多元涨至100多元了。其势头甚至比正牌的稀土龙头--包钢稀土还要凶猛,股价也比包钢稀土高!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清楚地看到,没错!率先受益的将是动力电池企业及相关企业。按照科技部牵头《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草案),2020年电动汽车年产量将达100万辆。100万辆意味着多大市场?

国元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动力锂离子电池上游产品是正负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和零部件(也包括其他辅助材料和组合用部件),根据有关专家的理论分析,假如在年产1000 万辆轿车中未来3-5 年电动汽车占10%的产品份额则为100 万辆电动汽车,那么仅从动力电池产业衍生的产业链经济为:电动汽车100万辆、按20 万元/辆售价计算,年产值2000 亿元。动力电池100 万组,年产值约800 亿元。约需要正极材料80000 吨,年产值120 亿元。负极材料34700 吨,年产值52 亿元。需要隔膜材料约150 亿元,电解液约60 亿元,需要零部件和组合件约120 亿元,需要充电器管理系统约150 亿元,其他材料费约50 亿元。合计产生:3500 亿元/年以上!

3500亿元的年产值!现在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让我们瞧瞧,谁生产正负极材料,比如金瑞科技(600390),是长远锂科有限公司的股东。后者生产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目前的产能为1500 吨。比如电解液主要生产企业——江苏国泰、新宙邦、东莞莞杉杉等;比如隔膜主要生产企业——河南新乡格瑞恩、中科科技、佛塑股份、台湾高银等。比如电机电控上下游企业——大洋电机、横店东磁、包钢稀土、江特电机等(预计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来4.4 万吨/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市场规模超过200 亿元。由此可见,稀土永磁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整车公司——上海汽车福田汽车、安凯客车、中通客车及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江淮汽车

无论我们是否乐观,都不得不承认——未来10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无论国内汽车企业是否过于谨慎,但没有企业敢完全放弃新能源汽车这个未来大市场。因此,从当下开始,投资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任何汽车企业的必须之举——无论为了地方政府的政绩,还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