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规模化集群智能调度技术 返回

储能等清洁技术商业运动席卷全球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09-25 浏览:

  哥本哈根喧嚣已过去9个月,但它的深刻影响才刚开始显现:一场类似1980年代美苏“星球大战”的清洁技术商业运动由此发轫,并席卷全球。

  美国试图成为新浪潮的领导者。奥巴马过去1年在电动车、储能方面的激进政策,被寄望为美国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筹码。不过,2010年清洁技术市场的权杖已经更迭—美国清洁技术集团的研究发现,中国在今年第二季度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清洁技术资本最青睐的投资地。在资本市场上,全球1/4的IPO来自清洁技术领域,而其中有一半来自中国。以其IPO融资额计,中国更是占据全球的75%。

  中国政府的强力行动为其获得了“全球最大清洁技术公司”的称号。决策者在2010年连续出台电动车补贴政策,重新开启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并酝酿在未来10年内5万亿的新兴能源战略体系。9月10日,中国更是推出以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新能源电动车为主的新兴战略产业扶持计划。这一切,都是在中国政府铁腕般的十一五节能任务收尾背景下发生的。

  这让中国进入资金与政策双驱动的深绿时代,也成为全球清洁技术资金与技术的朝圣地。钒电池发明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aria教授将她的主要工作放在了中国;在美国创造了电动车商业模式的Better Place在中国设立了办公室;在全球首先突破兆瓦级储能的美国A123也把生产基地放在了中国;能效管理巨头如施耐德在重新规划中国战略⋯⋯

  问题也不期而至。中国上半年风险投资额只有3000万美元,不到全球的5%。红杉资本的沈南鹏的抱怨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没有拥有好技术的清洁公司值得投资。但全球最大清洁技术风投VPVP中国区合伙人李峰提醒说,清洁技术本身就是大规模工业应用行业,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大规模、低廉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而如青云创投这样具有本土与国际双通道的投资者,已经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在海外投资技术公司,准备把这些技术拿回中国。很显然,风投在资本、技术与市场三要素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比技术更令全球投资者迷惑的是“中国墙”。中国政府和能源类国有企业成为强势的“甲方”,而不久前成立的“电动车国家队”也昭示着中国式的游戏规则。那些只拥有某种技术或者好想法的创业者(通常来自互联网)发现他们很难挤进去。这意味着,强力的商务拓展和大规模应用的经验,以及寻求本土合作伙伴是立足中国的基本条件。

  真正的行动者总是在有限条件下证明自己。《环球企业家》选取的储能行业,是“下一个首富诞生地”,也是上述两个问题叠加的极端代表—在技术上行业未有实质性突破,其面对的“甲方”是中国最强势、最有企图心的央企平台。但仍有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涌入其中。其中不乏像集盛星泰和中科恒源这样另辟蹊径的企业。在中国新兴战略产业首位的节能减排领域,我们选取的鼎楚科技也是一个试图“打开大公司之门”的企业。

  我们还愿意做一个卖梦人。来自瑞士的“太阳能飞机”缔造者展示了新能源的“无所不能”—当然,这是在严谨而富有创造性的商业赞助体系下完成的。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清洁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