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4月24-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洲际酒店召开。在4月26日上午的“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专场,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彭道刚在会上分享了主题报告《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案例》,以下为演讲实录:
彭道刚:大家好,我叫彭道刚,来自上海电力大学。今天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在这几天的会议期间,陆续有专家提到了现在的能源,最近十年其实才有真正的新能源,风光的新能源,才真正发展的起来,接近10%光伏也接近10了,但是发电量火电其实占70%,光伏就是2.5左右,它的新能源实际上存在一个发电量是占了很小的比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说火镰占绝大部分。全靠清洁能源,没有火镰,800多万千瓦最大的。足以支撑起清洁能源,但是其他的省份不可以的比如说上海肯定不可能,没有大量风光做清洁能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到的能源革命还有环境,还有碳排放要求,智能发电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之后,后面提能源互联网,我们还要做全球能源互联网,甚至把国网的研究院都改了,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八天前中国电力联合会刘振亚讲了一个半小时的报告,那天有三个报告,还有国网现任的老大的报告,只提泛在能源物联网,这个不多说了。
这个作为多元互联网来说一个主要的架构,不再强调,讲一下国内外发展,这个质量大家都讲,就是提能源互联网的时候,日本的数字电网,就是附近三次革命来提,我们国家也是多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尤其是包括刘振亚提出的那个书,这么厚一本,基本上读完了,国家也出了很多政策,习主席也倡导做全球能源互联网,也有一些示范项目。具体的示范项目比如说最早的时候推出微电网,有的叫做智能微电网还有甚至讲为什么叫做新能源微电网都有矛盾的说法。又提出了互联网+智慧能源,后面做了一个规则。
在2017年1月份的时候公布了55个示范项目,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前不久网上有一个调查,现在55个大多已经到的验收期了,应该都到了,实际上很多都还没有做的很好,有些做的很不错,有的没有落地实施好了还有技术的原因这些不再介绍了。
我关注技术跟有的不太一样,有的关注商业模式有的关注经济,我这个也关注,从学校来,更多关注它的技术。从我的个人的角度,多能互补这种能源之间怎么做优化控制是很重要的,少不了储能,利用完了之后怎么做能源的优化调度还有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还有它的能效管控运维等等。这个涉及到能源,发展的小堆参与那种的可再生能源。从用户侧来说争取可以把气和水,提泛在能源互联网就是设计了石油石化各种利益,实际上叫做智能电网加泛在电力物联网,但是这两个等号不应该直接等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这种能源互联网一定要在多种能源之间,保证能量的控制,这个控制非常重要的。目前没有哪一个案例看到这个系统做的很高效的。否则的话多能互补完了之后,商业模式再好,或者国家没有补贴,现在哪个国家能源网应该没有盈利。
还有储能,这几天的大会最直接的主题,第九届的,昨天还有朋友问我,这个会议在哪个地方,没有想到这个储能发展了这么多年的,其实大家的功能知道很多做新能源的消纳等等,很多技术已有的,昨天上午下午全程听到储能的电站还有车联网的,实际上储能里面这些技术大家都说有解决方案,这种是否达到精准高效稳定安全,还是要深入开展研究的。那用户侧不仅是泛在互联网或者泛在物联网,这个不仅是需求电,还需要冷热电气水,如果把这个构建成一个网,而且这种能源的需求随时变化的。这样的情况下发电侧必须做它的能量管理,用户的负荷精准预测,把储能参与进来,怎么提高它的安全,这个只有国家电力监控系统好的,网络分区安全专用16个分针,针对电网的那一块实际上很成熟的,它的发电的系统在发电这里面怎么讲它的安全,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像刚刚的华北院的专家说出来的,在综合能源里面安全怎么去做?还没有做得好。都是搞原来的信息安全实际上真正在落地的时候,管理大区做了但是生产大区的或者就是一区没有看到哪一个做成熟的,二区有些可能慢慢的设置。
但是很多现在在做就是安全审计监管,管制等等。这个网络架构之间必定存在着安全的问题,哪怕分布式能源很小,但是也会导致很大的灾难的后果,比如说咱们的乌克兰的电力的,三分之二的全国电力都受到了安全的危险。这一块要去深入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这些范畴。控制系统的安全最为重要的,典型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国外的,国内那些系统,哪怕用是国产的系统,比如说中控但是咱们的操作系统,都是用的国外的,这些实际上非常重要的。还有怎么来做多种能源之间的智能运维管控,能效分析。因为现在的很多的能源系统没有经济性科研,商业模式没有探讨出来。还有更多的在占地盘的问题,去年之前的储能,昨天听一个专家的报告,今年的储能上的很多,是否真的有效益呢?后面有几个案例介绍。
第一个案例就是国网咱们江苏综合能源服务的中心平台,去年的10月,一带一路的能源变革论坛,这个就是一个网红的,最近的政府能源有搞好几个调研,15项能源黑科技亮相,咱们西北院刚刚介绍了光热发电的,还有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总共15项找了几个,我自己感兴趣的。
介绍一下后续这个是一个城市的光储充换的一体式的电站,上个月底看了一下,前几天在投票参与一个第三届国际储能的应用创新大赛,实际上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一个社科院的团队就是在组织专家去调研考察,这是一个朋友他们自己建的直流光储这里面就是说直流的光储充,实际上整个里面有一个换的,但是不是一家的,有好几家。这个就是做了25兆瓦的电池储能,1.4兆瓦的光伏,90多个车位里面的150千瓦的直流快充,实际上前几天网上发布了就是信息充电还是谁在充电是达到了500千瓦时的充电装。上个月底刚建好投运,这个经济效益很不错的。号称做了四个,全球范围的创新第一,城市中心的北京的四环,最大规模充电站,还有区域职能部门。
介绍这个不是说做的这个东西有多好,见到的很多的微网都是国有投资的,这个没有一点国有成分,都是自己私人投资的,还有投资了很多其他的。如果真的是能够达到盈利,商业模式已经有一定的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的,去年跟现在,储能做一个两兆瓦的集装箱,这个储能两兆瓦时的,去年要600万今年加上整个一个只要四五百万的已经降的很多,明年来建或者后年是不是可以看到经济效益的,在这一块。
第二个我想说一个光储充也是一样,靠自己投资的我的合作伙伴,在上海的浦东这一块专门建的一个光伏车棚还有充电换电构建的,就是为了个概念把光储充换一体化,做了60千瓦时的光伏,但是充电装又包括慢充还有30、60、120千瓦的充电装。这是正在调试当中,有一个换电系统,快充对车的电池是不是有损耗,像深圳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比亚迪的E6全都是新能源车,经常时间运营的车,除了快充以外,是不是可以快换,这个换电站里面可以同时换两台车,这是真实的现场的照片拍过来的。要做好这个充换一体化,都是独立运行的,里面怎么做协同控制,做优化运行,提升它的效率,提升10%可以去盈利,到现在都是自己亏本的,处于亏本的状态,这里面构建的时候,这个电池可以作为梯次利用和回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是目前的第一个站,后面会陆续扩展起来,现在还达不到要求,先做了示范的核电站,目前的每天的接纳换电两百次,换电的车型太少了,平均50到100次每天,每天差价可以节约100块钱左右。
这是我们实际上这也是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能源之一,也是拿到作为综合能源服务作为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这个浅滩的分布式能源,包括内燃机还计划构建了1.8的国产燃气,强调一下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国产的都是国外的重型的包括西门子还有三菱的,但是小型的国家不管做专项都是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包括中科院上海高等院自己做一兆瓦的,把这个作为示范,去年底投上去了但是又拉回去,当然现在哪怕燃气内燃机还有其他技术,这个系统已经在投运的,下个月即将验收,这是现场的设备。
还有现场的构架的整个协同系统,做系统的时候还有循环滨江,整个系统是否可以构成一个远程的监控运维,这是底层的系统已经投入运行的,远程的运维开发围绕这个,还可以加上风光储还有充电装一起的能效管控系统,正在接入的平台,就是浅滩能源设备里面,至少它的能效它的负荷的预测,最后做能量平衡调度优化和能量管理系统。
最后再讲一个案例就是某高校我现在所在的单位,我们实际上在2014年的时候,已经在上海的杨浦校区建好了600千瓦的,国内高校里面第一个分布式的新能源的微电网的平台,所有屋顶上面其他的都是一些储能,但是前几年建,总共才600千瓦不到,那个时候的钱要多少钱,花了好几千万,装的储能也不成熟,放在科技楼的底下都不敢开因为楼上的那些园区的真的以为楼下放的一个定时炸弹非常恐怖的。在我们的新校区,960亩地,就是算一千亩,整个校园做了一个两兆瓦的光伏,还有包括60千瓦的光电互补还有一台校园内部的加了500千瓦的储能,这个就是两兆瓦都投入在整个校园里面。然后我们只提供地方,所有的投入的时候钱是公司给我们去做,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到,在2017年公布的示范工程之一的时候,应该总投资三千多万,然后我们支付电费只支付大概九成,这个不能说得太多了。
这是我们校园的智能管控平台的,包括我们说的院区校区还有学生宿舍的,用到的热水靠太阳能热水热泵的组合,还有一体化的,铅炭这样的做展示平台,前段时间应该朋友圈里面总是发布出来介绍怎么样的效果,网上公布的我们大概20%左右的校园里面的整个用电靠这个平台出来。整个部分的校园当时是规划里面设计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是实际的可以看得到的。整个校园因为后面还比较荒凉新校区,去年底才投用的,这边一排就是学生宿舍两排学生宿舍,上面装了空气热泵,这是智慧路灯,没有什么用。号称还可以充电,因为不可能把车停在那里,大概介绍这几个案例,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