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幸,山东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利新电源”)董事长。让韩世幸郁闷的是,公司虽然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但这项“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技术依然走不出淄博。
安全运行40万公里的淄博试验
“现在,我国的电动车和世界各国的电动车一样,都处在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困扰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有三大问题,就是它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方便性。”韩世幸说。
近日,从事公交车动力电源研发的国利新电源宣布:他们研发的非对称性大动力电容电池解决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方便性难题,并且具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
国利新电源的底气来自于在淄博所做的试验。
今年年初开始,淄博市开辟了一条新能源公交线路----136路公交车,以便监测国利新电源的电池在实际运用中的各种数据。
8月22日,在淄博市136路公交车终点站,记者看到有几辆公交车正在充电桩前进行快速充电,其间,不断有电动公交车进出终点站。
淄博国利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36路公交车投入了20辆电容电池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替代原来的燃气公交车,每15分钟发一班车,每天发车50个班次,每运行一个班次往返40公里,每个往返补电一次,需时15到20分钟。每辆车每天连续运行200公里。
截至8月22日,136路纯电动公交车已安全行驶441161公里、20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