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材料发展须防范重复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10-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发展新能源产业,一要靠新技术,二要靠新材料,“这使得有色金属有用武之地,现在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进步,扩大有色金属应用范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日前召开的2014(首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上说道,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有一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保证,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在论坛上也表示,高端新材料核心技术全面突破时代已经到来,今后5-10年中国在先进能源材料发展方面一定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干勇说,有效合理利用中国优势资源,研发多元高性能合金,开发附加值和环境友好产品,拓展钒、钛、锂、镁等合金元素的用途,“为国家新兴产业、重大能源工程、航空航天、国防建设发挥支撑性作用。”

针对在新能源领域利用率极高的有色金属锂来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表示,据2013年统计数据,世界已查明的锂资源量为3950万吨,中国锂资源储量巨大,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区),且上述三省(区)占中国锂资源储量的85.2%。

郑绵平说,按全球已查明的金属锂资源量的60%的采取率计算,可以生产小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59亿辆,也可以存储约2844亿千瓦时的电能,这约相当于三峡大坝满负荷运行3.6年输送的电量,也相当于全北京市2.8年的用电量。

“用金属锂生产的锂电池可以长期使用,而且可以回收,它并不是一次性的消耗产品。”郑绵平表示,用锂资源来发展电动车和储能设备等是可满足需求的。

郑绵平强调,现在发展像锂一样的新能源材料,首先应该摸清家底,展开资源调查评价,加大对新能源材料的支持力度,改善提取工艺,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推动新能源材料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使资源和市场、技术相结合。

未来,融合发展在新材料行业发展中将越来越重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很强的产品,未来必然会带来融合发展,新材料与其他新技术融合必将更加深化,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态势必将进一步明显。就新材料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材料企业与新能源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降低研发以及生产的风险,从下游产业来看,与上游产业合作可便于制定面向市场的整体方案,提高市场反应时间和适应能力。

由于新材料融合发展态势将逐步加大,专家告诉记者,各地需防范“一窝蜂”都把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警惕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光伏材料行业就是一个例证,在各地迅猛投资、扩张产能的推动下,必然会带来产品价格下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引发大批企业倒闭,行业进入乱而后治的整合期。

分享到:

关键字:新材料 储能电池 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