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大型电建企业资本营运的路径选择与创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10-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资本运营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电建企业的青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金融体制日趋完善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以施工为主的经营业务已难以满足大型电建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转变经营方式,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资本经营带动产品经营的快速发展,成为大型电建企业的战略选择。

大型电建企业

开展资本运营的内涵与条件

简言之,资本运营就是借助资本市场,通过资本有效运作,实现资产增值、效益增长的经营方式,与通常所说的产品经营相对应。大型电建企业开展资本运营需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具有自己核心产品、具备较强融资能力、拥有高超管理水平、享有强大品牌优势。

大型电建企业

开展资本运营的途径选择

途径之一:通过股票上市实现资本运营。股票上市的优点是不仅能募集到大量企业所急需的资金,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债务负担,而且能提高企业形象和声望,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中国能建所属的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简称“葛洲坝集团”)早在1997年成功实现了中国水电第一股的上市,利用上市募集的资金先后投资兴建了鱼跳、过渡湾水电站、襄荆高速公路、水泥厂3号窖扩建等项目,使整体经营实力获得了大踏步的提升。2007年9月又通过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方式,将原来游离于上市公司之外的建筑施工、房地产、金融等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不仅大幅降低了资产负债率,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推动了战略转型,实现了做强做优。

途径之二:通过项目投资实现资本运营。项目投资是指以货币或实物、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等形式,投入到新建、改扩建和更新改造等项目,以期获得预期经济回报的行为。项目投资作为我国企业最常见成长途径,其作用在于不仅能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借助投资能够带动施工承包份额的增长,通过增加施工业绩获得新的施工资质。葛洲坝集团在这方面已有较成功的经验,通过项目投资带动了水电、水泥、民爆、房地产等业务板块的迅速成长,其所创造的利润已占集团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资产规模空前增长,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途径之三:通过产权并购实现资本运营。产权并购是通过控制权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活动来落实投资。这种方式是西方企业最主要成长“引擎”,也是我国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重要选择,其好处是能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就拿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继2002年成功收购重庆垫江八四化工有限公司后,又陆续完成了对重庆万州宣利化工公司、湖北昌泰化工公司、湖南石门二化公司、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化工厂、山东泰山民爆器材公司的重组并购工作,从一个单一的民用爆破施工企业迅速蜕变为集炸药及配套产品生产、销售、施工于一体多元化、综合性、现代化的民用爆破公司。

途径之四: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实现资本运营。特殊经营如BOT(即建设、运营和移交)作为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方式,具有有限追索和表外融资的特点,并通过发挥资本杠杠作用,为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可能。我国一些电建企业借助特许经营模式,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务,实现了由承包商向投资商的转型。葛洲坝集团就是其成功的范例,自2004年以BOT方式成功修建了襄荆(襄樊到荆门)高速公路后,又陆续投资承建了大广北(大庆到广州湖北北段)高速公路和内遂(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近500公里,在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还利用BT方式承建了苏州中环快速路、六盘水市机场高速公路、宜昌庙嘴长江大桥等高端项目。

途径之五:通过EPC方式实现资本运营。与传统的施工承包建筑模式相比,EPC总承包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组织与技术集成实现优化工程实施方式、强化设计与施工的对接、减少采购与招标的中间环节,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维持最佳状态。据初步统计,葛洲坝集团近几年所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中,EPC高端项目已达70%至80%的份额,在探索EPC总承包模式上已初具成效,在前期准备、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环节具备了较强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中国能建成立后,将电力设计、施工、修造等企业融为一体,为EPC业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路径之六:通过战略参股来实现资本运营。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战略参股目的通常有三大方面:一是开拓新的施工领域。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沪汉蓉湖北铁路公司,敲开了铁路施工市场;二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交通银行、湖北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了密切银企合作关系;三是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如葛洲坝集团通过投资参股长江电力、长江证券等上市公司,极大地提升了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场价值和市场地位。

大型电建企业

开展资本运营的实施效果

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确保了资产保值增值。葛洲坝集团总资产由2006年初150亿元增加到2013年870亿元,营业收入由2006年120亿元增加到2013年602.5亿元,利润总额由2006年4.37亿元增加到2013年25.13亿元,其中2013年由建筑施工以外产业创造的利润超过60%,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年保持在100%以上,并且连续11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 连续2年进入全球国际承包商50强行列。

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业务战略转型。一是带动了建筑主业发展,获得了一批高等级施工资质,提升了子公司独立闯市场能力,通过投资入股方式敲开了铁路等相关领域的建筑市场;二是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为主体,房地产开发、民爆、水泥制造、高速公路运营、电力开发与运营、金融等“多业并举”经营格局;三是实现了高效运作,正是得益于重大投资项目运作,葛洲坝集团顺利完成了可转债券的发行并且取得了上市公司最高行权率,配股和定向增发获得成功,既优化了资本结构又降低了整体资产负债率。

(文章有删减,作者为中国能建战略与投资部副处长 )

分享到:

关键字:大型电建企业 资本营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