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全球副总裁吴碧瑄:特斯拉不会改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寇建东 发布时间:2014-10-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特斯拉不会改变——专访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碧瑄

特斯拉再次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

 

10月14日,特斯拉与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就建设400个目的地充电桩达成战略合作,这也是特斯拉继与银泰、联通等中国商业地产、通信领域领先者进行跨界合作后的又一次尝试。与大多数电动车生产企业把打破制约电动车发展的瓶颈——充电设施,寄希望于国家电网等传统电力资源供应商不同,特斯拉的这一模式至少已让这家标新立异的企业在充电设施铺建层面走到了前面。

接下来,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和即将确定的充电标准,特斯拉又将如何应对?《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碧瑄。

充电站建设

仍是最重要的工作

《华夏时报》:这次与民生银行合作在全国20个城市建设超过400个充电桩,有没有一个具体时间的规划?特斯拉下一步的充电布局大概是什么样的?

吴碧瑄:我们希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与民生银行合作建设400个充电桩,现在特斯拉在全国已经安装了超过400个充电桩。

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及成都等地,特斯拉已经建了4个以上的超级充电站。在这些大的城市,我们计划要建10个以上的超级充电站;而在其他各个城市,至少每个城市有1-2个超级充电站。另外我们希望在中国至少有上千个目的地充电桩,因为目的地充电对我们的客户充电是有力补充。

《华夏时报》:特斯拉总裁Musk 4月份到中国整整半年了,应该说这半年特斯拉变化也很大,包括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合作伙伴,能不能认为这半年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展最顺畅的一段时间,或者说特斯拉已经进入了一个很良性的发展轨道?

吴碧瑄:都说“万事开头难”,所以我觉得起步对特斯拉来说非常重要。当然我们非常有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确实帮助我们加快了在执行上的速度,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未来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毕竟我们现在才在5个城市有7个服务中心,还需要有更多的城市去覆盖。

《华夏时报》:此前特斯拉并没有进入中国政府对电动车免征购置税的目录,这是否也是特斯拉要做的工作之一?

吴碧瑄:关于购置税,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但是很多标准也需要政府确认,比如充电的标准,尤其是直流电的充电标准,在中国并没有最后完成,我们也在积极配合。其实现在任何进口(电动车)都没进入免征购置税目录,这是大家需要共同完成的工作。

特斯拉不会做出改变

《华夏时报》:随着宝马i系列电动车的到来以及越来越多电动车的投放,特斯拉面对未来的竞争对手是否会在运营及产品方面进行调整?

吴碧瑄:目前特斯拉的产量每年大约3.5万辆,可以说电动汽车还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其实有更多的产品来参与是我们一直所求的事情,特斯拉也欢迎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共同做大电动车市场。但是我们也坚信特斯拉会保证产品的独特价值,包括特斯拉产品的性能、智能化等。这是我们比较独特、和其他厂家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些都是不会变化的。

特斯拉在未来并不会改变现有的直营模式,但在售后我们会不断拓展一些新的城市,去建立售后服务中心。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认证一些第三方的服务合作伙伴,通过他们为客户解决包括车身钣金、轮胎等这些相对简单的问题。

《华夏时报》:特斯拉宣布公开技术专利以来,目前中国有哪些车企有意向和特斯拉进行技术合作?中国车企要想获得特斯拉的技术是不是无偿的?

吴碧瑄:就专利本身而言,是开放的,也就是申请专利时所有的东西都是要去做注册、去公开。其实任何企业今天都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专利,这些材料都可以去研究,所以特斯拉也不知道具体多少人在研究这些东西,因为这不需要跟我们去接洽。其实专利的开发更多的是指使用权的开放,这个使用权大多数需要费用。特斯拉开放专利时说使用权是免费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非常低成本地介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能够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华夏时报》: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交付周期是多长?现在是否面临产能受限的局面?

吴碧瑄:关于产能,特斯拉已经在8月份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加一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车的速度可以降到3-4个月。当然,这条生产线也是为特斯拉未来的市场做准备的。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充换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