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能只靠补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4-10-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惠州市发改、财政、经信、科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惠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正式明确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惠州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可获得中央和地方补贴,二者按1∶1配套,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2万元。

虽然补贴额度诱人,但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惠州市民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意愿依然走低。在普通消费者眼中,“环保”的概念有些“不接地气”,“省钱”才是首要考虑因素。即使有补贴免去很大一部分购车费用,但在配套设施建设未成规模、用车养车前景未明朗之前,敢当“小白鼠”尝鲜的消费者少之又少,持观望态度的人依然占大多数。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出现“离开政府补贴便难以推广”的窘况,皆因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价格都偏高,很难让普通消费者主动掏出更多的钱去购买一个技术和市场都不成熟的新产品。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这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在外人眼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生机勃勃,不时见诸媒体的都是捷报频传的新闻。发展现状是,国内具备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的汽车企业数量十分有限,只有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海汽车、众泰汽车、一汽集团等车企,而各车企都不约而同地将攻关力量集中到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纯电动汽车身上。但其技术难关至今没有攻克,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依然很低。以主打新能源车的比亚迪为例,根据其发布的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尽管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6倍之多,上半年其新能源汽车销售额为27亿元,仍然只占其全部汽车业务销售额约22.6%。一边是难以在短期内攻克的技术难题,一边是投入巨资后产出的微薄收入,两难局面让车企陷入难以自拔的怪圈。

在此情况下,国内车企加紧将研发成果向市场发布,以期在市场上展示自身实力,提升品牌价值,更关键的是在政府方面能摆出高姿态,争取获得相关政策的扶持。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都已出台或计划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政策。虽然政策的细节有区别,但最核心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信息,依然是“财政补贴细则”。在传统能源汽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仍在发展推广阶段的背景下,财政补贴只有与配套设施建设及消费观念引导组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产生实质的作用。我们不妨寄希望于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环节中能有实质性的突破,生产成本降下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才有望挣脱桎梏向前迈步。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政策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