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28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沙河中广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至此,山东并网新型储能电站数量达100座,总容量为469.62万千瓦。截至5月底,山东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2600.4万千瓦、6130.87万千瓦,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近年来,山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平台枢纽作用,服务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等加快发展,促进新能源供给水平和消纳能力提升,助推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政企协同为新能源发展培育良好生态
5月1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调研组来到山东,开展“能源转型关键问题——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路径”专题调研,国网山东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我们坚持政企协同共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了‘峰谷价差+容量电价+租赁费用’新型储能收益回报机制,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山东是新能源大省,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国网山东电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专业信息、数据等方面的支撑,助力山东构建新型储能“1+N”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N”是指助力新型储能健康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2023年12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储能电站集中调用管理的通知》就是其中一项,明确新能源配建储能在参与电力顶峰保供时,放电价格按当时现货市场价格结算,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为发挥配建储能设施的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山东陆续出台关于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容量补偿等的相关政策,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获得电能量收益;规定储能电站可以在全省范围租赁容量,获得相关收益;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给予容量补偿;支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参与电网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得辅助服务收益。
4月25日,山东电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最高达5160万千瓦,占当时全省用电负荷的61.13%,山东电网成为全国首个风光发电出力突破5000万千瓦的省级电网。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在精准做好日前负荷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基础上,日前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相关机制优化火电机组开机方式,腾出120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消纳空间,日内组织233.5万千瓦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当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充电电力分别达355万千瓦、334.5万千瓦,分别助力新能源电量消纳2431万千瓦时、652万千瓦时。
并网服务和电网建设保障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
4月30日,位于肥城市的30万千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发电,这是目前山东电网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该电站由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23年2月开工。泰安供电公司成立跨专业柔性团队,与项目建设单位建立并网服务微信群;团队成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走访,发现并帮助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为项目推进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2023年4月以来,国网山东电力实施“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专项行动,制作新能源场站并网服务流程视频和并网运行“百问百答”手册,为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和新型储能项目并网提供精细化服务。各市、县供电公司员工深入一线走访,全过程参与客户项目设计审查、质量验收、并网手续办理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类诉求。
近年来,山东以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为重点,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网山东电力超前谋划电网建设,完成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海上风电基地等3623万千瓦风光发电场站的并网方案研究,为风光发电场站顺利并网打通绿色通道。2021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投资194亿元用于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占同期电网建设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全力保障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
多项技术创新让新能源运行管理能力更强
5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国网山东电力牵头完成的5项成果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由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支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的柔性配电网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应用”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山东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完成的“防范超大规模新能源高承载安全风险的省域骨干电网构建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针对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运行管理带来的挑战,国网山东电力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电源的接纳能力。2015年,该公司在长岛县建设了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示范工程,这是山东电网首个微电网项目。2020年,该公司又建成山东长岛智能微网群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这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之一。国网山东电力通过开发建设微电网群能量管理系统,协同控制光伏发电、储能等各类型分布电源,并应用中压柔性直流电缆,实现砣矶岛等长岛北部5个海岛微电网互联,增强了海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方面,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应用了基于5G技术的“多合一”控制终端,能够通过5G通信接收电网调度机构信息系统的调控指令,控制逆变器执行调节策略,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功无功自动调节落地应用。该公司还以德州为试点,探索形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集中汇流、群调群控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云储能”等典型做法,这些经验正在全省逐步推广。
除此以外,国网山东电力还加快推进虚拟电厂技术研究与应用。1月,该公司开发建设了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为全省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运行监测(数据)服务,支撑虚拟电厂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进一步做好电力供需平衡,服务新能源电量高效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