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西北院勘测设计的黄河流域在建最大水电站并网发电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建西北院 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1日,由中国电建西北院全阶段勘测设计的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国家重点能源项目、青海首个千万千瓦级全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核心工程实现了新的突破!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的黄河干流上,平均海拔330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3275米,总库容16.2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7.0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此次发电的首台机组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预计每天能发出1320万度绿电,可以满足110万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玛尔挡水电站由西北院承担全阶段勘测设计及挡水建筑物施工监理,水电三局承担大坝及溢洪道工程,水电七局承担机电安装等工程,北京院承担厂房等标段监理。

忆往昔成绩来之不易

  玛尔挡地处高海拔严寒地区,沟壑纵横气候恶劣,建设过程历经曲折。西北院人常年坚守,以汗水与智慧见证电站蓝图实现的每一个历史时刻。设计人员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工作精神,攻克了狭窄河谷特高土石坝坝体变形控制、面板防冻抗裂、高速水流抗冲耐磨、大跨度地下洞室群围岩整体稳定、导流洞超期服役检修等诸多技术难题。

  10余年奋斗成之惟艰,西北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优选工程坝址

  玛尔挡前期从规划到可研阶段经过多年大量勘察试验比选研究,选定了极为优质的项目建设坝址:河谷狭窄,两岸基本对称,大型地下厂房成洞条件良好,天然建材质量优且储量丰富,是黄河上游乃至国内为数不多的优良坝址。

 2、解决高海拔严寒地区狭窄河谷特高面板坝设计难题

  坝址区地形陡峻,地震烈度高,大坝抗震设计难度面临严苛的考验。设计团队通过合理分区优化填筑时序,有效解决了坝体变形控制和抗震安全问题。同时,研究解决了严寒地区大坝趾板、面板混凝土的防冻抗裂,冬季坝体填筑不加水碾压工艺等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

  3、确保密集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

  坝址右岸洞室密集,立面交叉,平面重叠,如同迷宫。大量隧洞集中于右岸山体中,在国内外水电工程中极为少见,山体岩性对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设计团队通过合理布置,加强预报监测,动态支护,成功解决密集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及山体安全技术问题。

  4、泄洪消能区“红层”边坡防护

  高水头泄洪雾化影响区“红层”边坡,遇水软化、失水崩解,消能泄洪雾化防护护与处理难度较大,还没有类似的实践和经验。设计团队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

 5、破解导流洞超期服役难题

  工程前期历经几次停工,导流洞运行十年,远超设计使用寿命,冲刷破坏严重,导致下闸蓄水方案程序复杂,封堵难度大,国内罕见。设计团队合理安排封堵时序,优化封堵体的结构工艺,从技术层面保证下闸蓄水顺利实现。

  6、数字化应用为工期保驾护航

  西北院依托自研的轻量化引擎为项目量身打造了玛尔挡水电站智慧管理平台,对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等关键阶段提供了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首台机发电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平台通过机电设备安装进度预警管控应用,使参建各方能够及时了解安装进度,有力保证了安装调试工作按期进展。

  为了绿色发展梦想,所有工程建设人员克服重重挑战,工程“进度条”屡屡刷新:

  提前56天完成了国内在建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开挖;

  大坝提前5天全断面填筑至3278.7米高程,创造了同类工程月填筑强度75万立方米的施工纪录;

  首台机组提前3天浇筑至发电机层并向机电安装交面,创造了同规模地下厂房15个月完成土建向机电安装交面新速度;

  岩锚梁浇筑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

  机电埋件安装刷新同类电站施工纪录。

  玛尔挡水电站的使命,是把果洛州丰富的水资源转化成清洁电能。而将这些清洁能源输送出去,就得靠变电站。西北院勘测设计的国家能源集团750千伏云杉变电站(玛尔挡750千伏汇集站)于2023年9月15日正式带电运行,标志着国内海拔最高的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顺利投运,为“青豫直流”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电源保障。

  作为“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骨干电源点,电站全面投产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达73.0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将为青海省及东部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分享到:

关键字:水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