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建设的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示范项目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建设并调试完成,标志着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路线迈入兆瓦级应用时代,全球最大容量纪录即将再次刷新。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共安装34台由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与四组储罐组成的储能系统,34台电池堆均来自于自动化产线生产,系统可提供长达6小时的储能时长。铁-铬液流电池储能产品具有的储能时间长、安全性能高、环境适应性优良等特点,将在该示范应用中得到充分展示。
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项目是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在霍林郭勒市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根基,在霍林郭勒市重点推进的创新示范应用项目。项目储能部分投资4600余万元,分别建设1MW/6MWh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MW/2MWh液冷锂电池储能系统和1MW/0.2MWh飞轮储能系统三套不同系统。
作为升级版霍林河循环经济的“新军”,储能项目融入产业链后,不仅能够为储能技术研究示范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为今后择优选取合适的储能系统夯实基础。同时有效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实现储存富余电量和填补电力缺口的目的,为霍林河循环经济大规模接入和大比例消纳新能源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效增加城市交通充电和制氢等灵活用电负荷,进一步推动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循环、清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