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中国动力电池最好的年代过去了吗?

作者:左茂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20-06-29 浏览:

中国电动车的好时代结束了。政策构筑的护城墙卸下,市场成为决定新格局的关键因素。进入2020年,中国本土新能源企业多年积累的市场份额被蚕食,国产特斯拉成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最大赢家,年轻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有的还在艰难追梦,有的已经出局。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新能源汽车是史无前例的巨大机遇。过去十年,中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希望通过“换道超车”来实现汽车强国梦。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传统燃油车发展了100多年,在内燃机技术上,中国和西方差距很大;而新能源汽车,将西方的优势推倒重来,中外整齐划一地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可惜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像特斯拉那样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电动车公司。但是,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特别是将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电池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隔空口水战”,像是一个戏剧性的开场,拉开了动力电池行业新的竞争序幕。

另一方面,政策保护伞已经收起,日韩强敌火力全开,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将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优质产能,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未来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是,客观来说,开放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更有助于市场良性发展,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这场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是从人才到专利技术,从制造水平到研发实力的综合较量。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最好的年代过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初期阶段。2019年,全球汽车的销量超过了9000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210万辆,并且一半以上的销量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大的成长空间,也让动力电池行业拥有更多的潜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巨大的市场是优秀企业施展的舞台,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正在战略性东移。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作电动化的主战场,也让本土企业更有机会依靠供应链优势扩大规模,从而有机会参与全球竞争。

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依靠新能源汽车,将可能站上全球制高点。而中国动力电池及产业链企业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产业整体升级依旧任重而道远。本土电池企业必须要练好内功,要有自身技术优势的护城河,形成专业壁垒,才能掌握主动权。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