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动力电池高增长下的发展瓶颈 成本压力面临深度洗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扩大,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关键零部件的动力电池成本问题,仍是阻碍大部分中国企业实现行业扩张的关键因素。

据乘联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 2018年1-10月电池需求累积3593万度,同比增长110%。而国际投资机构瑞银发布的动力电池成本报告称,在国内具有规模优势的宁德时代成本排在松下、LG化学和三星SDI3家企业之后,位列第四,其成本超过150美元/kWh,而松下仅为111美元/kWh。规模扩张之下,动力电池企业如何实现成本突围?

需求增长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政策和市场的多方加持之下,让新能源汽车在车市负增长的形势下实现75%的逆势上扬,随之而来的是电池需求110%的大幅增长。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国际能源署就曾做出预测,在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下,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有望跃升至1.25亿辆左右。这与2017年该机构预测的全球大约有310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的结果相比,又是一次堪称飞跃的增长。

据了解,不少主流企业也正在进行产能的进一步扩张。11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将拟投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4亿元,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比亚迪在青海扩产24Gwh三元电池的产能,一期已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明年底可以全部达产。

宁德时代制造成本高

但在动力电池高增长和扩张的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显示了电池行业发展之快,另一方面也显露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上。

瑞银分析师对特斯拉/松下、LG化学、三星SDI以及宁德时代4家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分析,松下21700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为111美元/kWh, LG化学公司成本为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成本均超过150美元/kWh,宁德时代稍逊于三星SDI位列第四名。

此前,2017年3月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表示,到2020年的目标实现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因此,更新电池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原材料上,国内企业有着明显的劣势,而日韩代表企业松下、三星等则具备天然优势。

行业研究机构高工锂电称,目前国外已经普遍使用镍钴铝(NCA)材料,国内主流的电池企业还停留在镍钴锰(NCM)材料532、622、811等产品型号。松下21700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为111美元/kWh,宁德时代则超过150美元/kWh。无论是材料还是价格,国外企业都更加丰富和低廉。

高工锂电方面还预测,在政策完全退坡之后,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的较量就会明显。“如果前者价格低、产品好,新能源企业没有道理不选择。”

专家 成本压力下动力电池面临深度洗牌

欣旺达集团副总裁兼动力电池板块总裁梁锐在今年11月23日举办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也表示,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要求降价的“双重夹击”下,动力电池企业如果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只有出局。动力电池企业必须练好“内功”,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在有着锂电“达沃斯”之称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不少专家表示,在成本等问题的影响下,行业深度洗牌期也即将到来,而如何抓住机会生存、发展、突围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需要思考的当务之急。

 

原标题:动力电池高增长下,成本制约成发展瓶颈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