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西门子对氨气储能寄予厚望 在英国开设世界首座示范厂

作者:EnergyTrend 来源:科技新报 发布时间:2018-07-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前言:储能系统可说是让再生能源风行全世界的功臣,使间歇性绿能系统不受天气影响,即使遇到无风或日照较少的日子,人们也有源源不绝的能量可使用。而储能选项繁多,各国科学家与能源大厂仍不断探索。

氨(Ammonia,NH3)为肥料的重要成分,约80%的氨拿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除此之外,氨也有其他功用,是良好氢气载体与替代燃料选项。德国企业巨头西门子更对氨气寄予厚望,希望它可成为储能界明日之星。

为研究氨气储能可用性,西门子与Innovate UK已斥资150万英镑在英国牛津哈威尔展开世界首个氨储能先导计划,项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氮气产生器、电解水系统、30KW发电机与哈伯法反应炉,其中哈伯法便是透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可说是项目最重要环节之一。

该示范厂目标是将电力、水和空气无碳转化为氨气,将氨气储存在储罐后,就可以用来燃烧发电、当作车用燃料出售,或是用于工业制冷。不过由于该示范计划储存量和发电量较小,西门子并不期望此项目可以赚钱,只希望证明氨气储能系统的可行性。

储能系统可说是让可再生能源风行全世界的功臣,使间歇性绿能系统不受天气影响,即使遇到无风或日照较少的日子,人们也有源源不绝的能量可使用。而储能选项繁多,各国科学家与能源大厂仍不断探索。

西门子绿色氨示范计划负责人Ian Wilkinson教授表示,虽然对短期与低容量输电来说,电池储能系统是最快与方便的办法,但是如果要长期储电或是大规模应用,氨气储能系统可能更有效。

Wilkinson指出,氨气有与化石燃料相似的储存和运输特性,虽然氢气才是当前科学家的主要研究焦点,但氢气不仅不易储存,也难以运输。

氨气也同时有一大优势,该技术目前已达成工业规模生产、储存和运输,是人们相当熟悉且低成本的化合物。氨燃料在1960年代就已被美国NASA的超音速喷射机使用,也有一些汽车改装并由氨燃料驱使。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资料,全球在2016年共生产1.4亿公吨氨气。虽然大多氨气都来自化石燃料,不过展望未来,预计之后可直接从再生能源电力与电解水方法大规模生产氢气,之后再将氢气转换成氨气,Wilkinson表示,这种制氢方式最合适,可减少化学转化过程中能量损失。

氨气可说是多功能燃料,如果想将氨气用于燃料电池,也可以将氨气转换为氢气,用来发展氢气经济与氢燃料车;目前也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将氨气用于燃气电厂,日本也找出减少氨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挑战,让氨气未来应用更加广阔。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西门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