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19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1500余位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单位、系统集成商等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宁琳在储能电站专场,以“浅谈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储能综合应用模式分析”为题,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如下:
章宁琳:今天简单的谈一下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应用模式分析,大家可能在问这是哪个公司的,我是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位于江苏镇江。
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28日,注册资本4209万元,总资本超过28000万元,是一家以储能业务为核心的能源系统集成及智慧能源平台运营商。目前承接了很多研发项目,获得已经授权的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也承担了很多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也获得过一些产学研的二等奖。
2016年我们的销售额是1.14亿元,去年的销售额是1.8亿,我们希望在2020年可以做到10个亿的规模。公司发展大事记,2012年7月份跟镇江新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9月份正式成立,注册资金是2000万。2014年6月份和现在的上市公司开始一些战略的接触,开始正式立项大型储能的项目。同年7月承担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5年4月引入了深圳景和道投资公司,同年5月猛狮科技正式控股,我们是猛狮科技控股的公司2015年12月公司第一个储能示范项目就在公司的现场,是标志着我们大型储能电站的研发设计施工,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同月获得国家火炬企业的称号,2016年11月,锂离子储能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从去年6月份启动西藏的项目,这个项目非常大,光伏大概在40兆瓦,储能会在200兆瓦左右。
主营业务主要是做一些工程建设服务,包括一些产品的租赁和销售,前期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是光伏电站,做一些总承包。储能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还有一些有兴趣的新产品,比如说便携式的储能设备,便携式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便携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还有一些新型的电池项目在研发储备当中。2015年因为引入了资金,所以各项项目推进的非常快,逐步掌握了一些大型储能系统的技术。我们从2013年开始,储能的业务比重不断的增加,去年还是光伏比较多,2018年储能应该会首次超过光伏业务。
业务模式主要是分三个,做系统集成服务,从项目开发到项目融资,工程设计,项目建设,材料采购和运营维护,我们有一个国内非常先进的经验很丰富的项目团队,可以非常快速的从项目开始,设计、施工到交付,周期会非常短。第二,储能电站的运营,目前还没有持有一些电站,未来我们会做。然后就是储能产品的销售和租赁。
公司的一些核心技术,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是以铁力电池为单一储能设备进行电网调节。我们的优势是在于与国内一些科学研所联合开发符合型储能系统,在提高设备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硬件成本,提升电能质量方面均具有较大领先优势,这些我们都是有专利保护的。技术指标,大家看一下,公司的部分资质,我们是国家火炬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这是我们一些专利的情况。
行业发展前景。2017年,全国储能市场的装机规模和细分,现在世界上还是抽水储能占比最高,大概在96%左右。其中,电化学储能当中锂离子电池占比最多,大概比例在75%以上。2017年全球新增的电化学储能规模在900多兆瓦,同比增长了23%,新增的规划和在建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3063.7MW,而且增长的速度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开始,电化学储能一直保持40%的复合增长率,未来十年会更快的增长。
2017年中国储能市场,2017年底,中国已经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在28.9GW,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所占比重最大,达到9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89.8MW。同比增长45%,所占比比重为1.3%。其中锂离子比国际上占比稍微低一点,是在58%。2017年中国新增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是121兆瓦,增长也很快,16%。预计到2050年储能装机会达到200GWh,今天跟大家聊天,这一次的储能大会比上次的人数增加了很多,会越来越热。
中国新增储能项目的应用分析,应用分布,有数据统计,2016年新增的集中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和用户侧增长的比较快,用户侧功率规模最大超过70MW,辅助服务领域的同比增速最大,2017年大概增长了10倍。从各类应用领域来看,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当中,锂离子所占的比重大概在3%,辅助服务几乎都是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在用户侧领域中用的比较多,铅蓄电池所占比重最大,为77%。从区域分布上来看,目前是江苏、西藏和山西是排名前三位的。
其实发展储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技术,是传统电力提高增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是新型能源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我们现在的储能技术,大家都积累了很多年,已经基本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现在在国际上、国内大家都认为2020年应该是储能爆发的一年。
目前的政策支持,国家层面有政策支持,地方层面也有各种政策支持。应用,用户侧的削峰填谷,基本上是自建自用,或者是能源管理系统的模式。二是发电侧的平滑上网,现在风能、太阳能,包括一些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快速崛起,但是因为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网的稳定性和有效消纳,这些问题非常的突出。储能就是一个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重要手段。一些调频、辅助服务等,其实有数据统计的,储能对调频的效果比燃煤燃气和水电机组都有明显的优势。未来的储能和调频应用市场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微电网,一般就是一些光储、,包括一些超级电容,可以并网使用,也可以离网使用,基本上是一些海岛或边缘山区没有电的地方用的比较多。微电网也有优势,灵活多样,交互可控。能源互联网,最近我们也做了很多研发,非常有意思,可以做到能热电都能互补,可以分布式能源的需求方和发电方,可以有效的做到能源的利用。
这是我们公司做的一些项目,定边的项目,应用于发电侧的。中国华能格尔木的大型储能项目一期。在江苏海基新能源做的削峰填谷的项目。我们在汕头城市综合体的微电网项目。我们集成的储能项目入选了今年国际储能大赛十佳项目,这是大型储能的系统,我们也正在做0.5兆瓦到2.5兆瓦标准化集装箱的储能系统,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案例。
做储能项目过程中提一些创意,希望能明确储能项目的立项、审批标准和流程,在项目环评方面能够给一些便利。明确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的主体地位,能够开放、协调储能,尤其是大规模并网审批、准入等内容。对储能项目给予科技奖励补助或财政优惠等。开展落地一批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示范性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并装备有储能的项目,优先发电上网等政策倾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