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唐西胜:智慧运营平台助储能电站智能运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4-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西胜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秦虹

中国电力报:此次发布的“智慧储能云平台”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储能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否会成为发展趋势?

唐西胜:“智慧储能云平台”可以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将公司全球储能项目接入储能运营平台,解决智能运维的问题。通过该平台可以看到每一个项目至每一块电池的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提前预判,并且通过公司的电池、系统方面的专家为用户做运维指导参考。通过数据的收集,可以对电池性能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为电池、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带来借鉴。

二是运营平台“管道”建通后,会收集储能电站运行的海量数据,并且挖掘数据的最大化价值。这与目前光伏电站的智能运维类似。参数、设计上的优化对储能电站运行年限的提升、运维费用的降低都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储能与互联网+相结合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可能会有专业化公司为储能电站做智能运维和精细化管理。将来我们公司会专门成立储能电站运维的业务部门,相信这个业务会随着储能的发展而崛起。

中国电力报:近年来,贵公司储能项目应用场景有哪些?

唐西胜:在国外市场,双登集团主要在无电、缺电地区上光伏+储能微电网项目,这种商业模式更容易推广。国内市场,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市场,建立储能电站,帮助用户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如公司总包的北控集团西藏羊易的项目,在高海拔和高寒地区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储能系统,通过光伏“时移”,缓解输电线路不畅通的问题。这个项目可以按照光伏的上网电价为储能结算收益,成为储能的一种商业模式。而在无电、缺电地区,光伏和储能的成本下降很快,光伏与储能的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电源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储能应用于用户侧领域,从去年开始,很多社会资本也都看好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用户侧储能也将成为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目前阻碍用户侧储能发展的难点是什么?您认为如何解决?

唐西胜:除了政策环境之外,还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对于用户侧而言,以目前成本,在当前电价结构下,如峰谷电价差,其中的利润对于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仍然不足。与屋顶光伏相比,储能系统会占用户的土地面积。如果储能系统可以更多地与用户用电的短板相结合,可能会提升用户的接纳程度。用户侧储能需要发挥“一主多辅”的作用,主要功能是削峰填谷,辅助功能可以利用储能快速、灵活响应的特点,为用户侧提供辅助服务,如调频、需求侧响应、重要负荷做应急电源支撑等,这些是储能为用户侧提供的附加价值。

此外,将来储能是否可以作为电力系统中的独立元件,直接与电网联系,发生交易,以此确定储能独立的市场地位,有利于保证储能长久的利益。这种政策方面的支撑,比补贴更为现实。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