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指标有望提前实现

作者:王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09-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专项技术研究实现重大突破。9月25日,国际知名光伏企业英利在其首届技术创新博览会上对外透露,该公司已掌握高功率输出组件设计、开发的电池关键技术。英利以“熊猫”命名的单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平均转换效率达19.5%,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2012年末预计达到21.0%。
 
    美国“双反”、欧盟反倾销相继袭来,中国与欧美在光伏产业上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场大规模制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血拼。强化科研创新,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差异化,已成为我国光伏企业“渡冬”的“御寒衣”。
 
    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样要求光伏企业产品和技术升级。随着以德国、西班牙为代表的传统光伏应用大国市场由地面电站转向居民屋顶工程,国内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21吉瓦以上装机的重点倾斜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独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组件需求向高功率输出组件的变化端倪已初现。
 
    分析指出,英利研发并掌握单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实现转换效率19.5%高效单晶硅电池规模化量产,将加速其大功率输出组件产业化生产,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差异化水准,助推其抢占未来市场放量份额,在光伏严寒中厮杀突围、涅槃新生。
 
    其实,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研发投入,在晶硅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上,国内光伏大企已掌握了前沿技术。
 
    以光伏企业英利为例,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作用,英利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973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计划1项。掌握大容量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N型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类单晶硅生长及缺陷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采用“新硅烷法”制备高纯硅等四大国际领先技术。
 
    依托关键技术研发,英利“熊猫”单晶硅高效电池生产线转换效率达19.5%,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年末将实现17.5%,“藏羚羊”类单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可达18%,最高效率达到19%。
 
    可以说,在重点光伏大企“火车头”的带动下,我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专项技术研究已实现重大突破。但是光伏市场的巨变,组件价格的持续降低,升级抑或出局的现实“逼迫”企业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求得生存空间。
 
    据了解,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英利日前已召开以“第三次创业”定位的转型升级大会,率先吹响了升级转型的号角。其中强调,依托高端研发平台,强大技术团队,英利将逐渐开发定制化、差异化、高端化产品,攻关、掌握多元化、前端化核心技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相关分析指出,外部环境的强劲冲击将成为推动以英利为代表的国内光伏领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攻关光伏技术研发关键环节的“催化剂”,产生系列“化学反应”,我国光伏技术研发水平将实现进一步提升和突破,国家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产业化单晶硅20%、多晶硅19%光电转换效率电池关键技术指标有望提前实现。
 
    同时,在光伏市场剧烈震荡的大浪淘沙中,拥有技术、品牌优势的光伏大企业将转危为机,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领先技术优势扩大其市场占有率,而处于低端加工的光伏小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 电池 关键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