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我国光伏产业展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

光伏融资现状

2013 年全球新能源融资总额为2530.1 亿美元,中国以614.4 亿美元居于全球首位。而其中光伏产业贡献巨大。

若按照平均8000 元/ 千瓦的造价计算,2013 年的中国光伏投入资金大约在1000 亿元左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级别市场。

光伏电站建设的前期投资居大,非常考验企业的融资能力,在此方面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有较大的优势。此外,我国光伏产业融资难度较大的环节出现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中,由于金融机构缺乏对分布式光伏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融资形式单一,商业模式尚未明晰等原因,资本目前对其持观望态度居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控制风险,保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商业确定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稳固的评级体系,进行金融创新,将金融产品变为现实生产力。

质量保证

随着产业规范化程度提高,光伏产业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伏电站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投资和收益相对固定,风险是主要的变化因素。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风险量化和控制的部分,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影响项目融资和后期收益的关键点。一方面,主流制造企业已经从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产品性能、质量及服务品质竞争,并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把控体系;另一方面,电站开发企业更加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和电站运维管理,以达到理想的发电产出和持续的收益保障。然而,我国光伏产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生产和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低端产品挤占市场、电站发电能力因设计、施工、运维环节的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害的现象仍然存在。

本报告从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光伏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全面提高光伏综合能量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业界客观全面评估光伏产品和电站的质量提供参考。另,国家对各环节也相继出台规范、标准加以指导,很多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也开启了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为主题的运动,以推动光伏市场开发向精细化设计、精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号召企业把握“政策、质量、安全、成本和能效”五要素,追求光伏发电工程收益最大化。

我国光伏产业展望

按照中国现在的能源和环境现状,我国急需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必须在今后20-30 年内完成能源转型,届时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最低占比将达到40%,而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总电力需求的最低占比将达到60%。而光伏作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本报告的基本情景中,中国到2050 年光伏累计装机可以达到1000GW(10 亿千瓦),占全国总电力装机的25% 左右,发电量占全国电力需求的不到12%。而在积极情景中:2020 年以前的发展速度要大幅提升,到2050年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2000GW,占全国总电力装机的43.2%,发电量占全国电力需求的23.3%。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都属于波动性电力,在电力供应中占据高比例和高穿透率,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该加大储能研发力度和智能微电网的建设;其次,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能力,开发光伏发电功率高精度预测技术、以及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置信度辨识技术,使光伏发电可预测可调度。第三,常规电力从“基荷保障电力”向“调解电力”的转变;第四,全国范围超高压同步电网建设。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