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传统业务市场日渐饱和时,企业应该何去何从?作为国内知名电池制造企业,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登集团)正在走出以铅酸电池为主的业务模式,大手笔投入动力电池与集成业务,并积极拓展其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日前,双登集团副总工程师唐西胜博士在第四届储能技术高层研讨会期间,接受了中国储能网记者专访,娓娓而谈双登集团“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以及他对于储能技术未来路线方向的分析和预测。
双登集团副总工程师唐西胜博士
两个50%战略布局海内外
2016年,双登集团提出了两个50%发展战略。第一个50%,是发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未来几年中,国内与国际销量占比平分天下,实现各占50%的“小目标”。“国际、国内各占50%,意味着将继续大力开展国际战略,主要是以通讯市场为主。”唐西胜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成绩为30%左右,与5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二个50%则是双登集团在业务领域的“大动作”。“除了传统的通信业务,新能源相关的业务要提升至50%。”据了解,双登集团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华为技术、中兴通信等;在国外已成为沃达丰、法国电信等全球运营商的重点合作伙伴。然而当前通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长乏力,因此,逐渐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主动进行业务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进军新能源业务领域,加速让产品走入电动汽车和电力系统,是双登集团势在必行的发展之路。
“新能源业务主要涉及两部分,一是动力电池业务,今年集团投资10亿元建立了动力锂电池生产线,已经于9月底剪彩并正式动工生产;二是新能源方面的集成业务,以全资子公司北京慧峰聚能的业务为主。不论是目前大力部署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微电网、储能电站,还是积极探索中的能源互联网有机结合,希望通过系统集成,能够探索出储能系统的商业模式。双登集团按照发展战略,将逐渐摆脱对传统通信业务的依赖,走到通信+新能源的道路上。另外,双登集团精心打造了电网级集装箱储能标准化产品和智能运维服务,并投资运营用户侧削峰填谷型储能电站。其中,虽然BMS、PCS等部分设备以外采为主,但是我们会在电池系统的运维管理上下大工夫。我们的电池专家,将会根据电池的运维环境,发现问题,反复修正,在电池方面做反馈、修改,从电池到系统力求完善,将风险降到最小。”唐西胜博士介绍说。
双登式产学研用之路
近几年,在政策支持下,储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储能技术应用在国内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消纳等盈利模式,为储能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市场机遇,双登集团也正在积极布局,进入新领域,开拓新市场。
“例如削峰填谷,在技术、模式等方面对于双登而言都是新领域,需要时间去探索。双登的理念是,通过若干个项目,消减潜在的技术风险,再进行模式推广。当技术风险消减,投资回报率上升之后,自然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
鞍山削峰填谷项目
唐西胜博士认为,“十二五”期间,锂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等成熟储能电池技术都完成了多个示范项目,各企业应会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改进完善。现阶段虽然新体系的储能电池层出不穷,但距离实用还需时日。特别是当前储能技术路线方向较多,却各有瓶颈,“例如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技术,都存在选址或者效率等问题,所以国家战略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需要和它们巧妙的结合。未来可能不会是某一种储能技术一统天下,而是百花齐放,各自找到自己的市场位置。
上海高等院储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双登集团在电池研发领域人才济济,并铸就了一支强大的专家队伍,得益于多年来与国内优秀科研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长期合作的名单上,汇集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在储能电站领域,双登集团与中科院电工所已经持续合作了13年,主要解决优化配置、系统集成、运行控制、智能监控等的科研攻关。另外,在动力电池领域,也正在与哈工大共同研究梯次利用的相关技术问题。”
携手高校与科研院所,双登集团结合研发、生产、人才培养于一体,开创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用模式,“为了完成从研究所到企业的技术落地以及二次改造,双登打造了一支研发团队,将产业化与科研需求对接,更快、更好的吸收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改造。”唐西胜博士说。
聚焦运维 发力海外
大数据浪潮风起云涌,后市场渐成蓝海之势,当它们与储能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唐西胜博士的回答是:“智能运维”。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可提升储能电站的运维效率与水平,降低运维成本,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解决电站存在的潜在风险。“要把工作做到前面去,尽量减少用户的维修次数和停机事件,不能等到设备出现故障,再去分析、改正问题。”
南园微电网项目
随着储能成为投资领域的新热点,为了迎接市场机遇,双登集团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6年,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微电网以及风光储基站等多个业务领域,投资金额猛增至3.5亿元,而去年,这一数字还仅为7000万元左右。
“近几年,国内有代表性的微电网、储能电站项目,双登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前期的设备维护、后期运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经过我们不断的调整,微电网监控的管理模式、整体架构更加可靠,操作更加简单,也让用户更为放心。
张北储能项目
唐西胜博士踌躇满志的告诉记者,下一步,双登集团将会继续完善技术,同时在海外市场挥出重拳。
“对我们而言,就是在智慧能源的体系内主打储能,不断完善各个技术环节,从单体电池到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设计和运维管理等方面,都做得更加完善。”
基于两个50%战略,双登集团一边深耕国内市场,一边开拓海外业务。“国内市场国内主要是和需求侧响应结合,并积极参与微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消纳项目。我们的产品以模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设计,通用性强,现场安装、运维便捷,在海外市场也收到积极的反馈,例如今年户用储能产品已经完成了测试与优化,开始销往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海外市场;集装箱储能也开始进入欧洲储能市场。”
国内海外双线突破的发展势头,让唐西胜博士看好储能业务的前景,“我认为,三年以后,仅慧峰聚能每年储能产值就将达到6-7亿元。” 他颇具信心的说。
—延伸阅读
北京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系统集成、高效电力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力、通信、石化、边远地区供电提供各类型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未来,慧峰聚能将秉承"慧电储之峰,聚风光之能"的发展使命,定位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立足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电力储能系统、微电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用先进储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新的绿色能源应用方式,让电力不受时间、地域所限,让绿色文明随处可在!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储能电源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回收,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建立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的先进能源发展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科研项目并研发世界前瞻性高端新能源项目。获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等称号,也是"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自2000年投身于新能源产品开发与应用以来,双登集团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新能源系统与产品发展的动力源泉,先后在国内外完成了近3000座各类型的新能源电站,涵盖了离网电源系统、并网电源系统、通信基站风光互补电源系统、微网系统及电力储能电站等,培育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系统设计与施工队伍,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新能源电源系统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