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储能技术及应用专题论坛上,能源创新(政策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何豪操着标准的美式英语主持论坛。虽然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但何豪(HalHarvey)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在这次大会上,我看到中国企业和科技人员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做了很多努力,技术的进步也十分迅速,这让我眼前一亮。”何豪说,“基于这些努力,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速度更快,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谈起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虽然经过了一下午的“头脑风暴”,但何豪依旧以饱满的热情、清晰的思路接受了采访。
“我对储能技术的前景抱有很大期望,但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不必非得等待储能技术成熟。”何豪抛出了这样一个新颖的观点。他表示储能技术的概念非常宽泛,实现的方式也是多样而灵活的。如同天气预报可以让我们提前了解气温变化,一般而言,高楼大厦用电的峰值大多集中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如果错峰打开空调,提早制冷,整个大楼的温度就会下降几摄氏度。这样的情况下,这栋楼本身就是一个热电池。“你把这个和电池组相比哪个更便宜、成本更低呢?”何豪微笑着说。
说到兴起,何豪又掏出一张纸,在纸上画出几条曲线对比,展示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不同城市的用电情况后,通过双向输电网调节,实现不同城市用电的平衡。电是双向的,双向在供应和需求方同时进行协调才有效率。换言之,有了坚强的电网网架,具备远距离输电的硬件条件,就能通过电网内部的需求来完成能源的储存,而这都可以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