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风电第一大国”的繁华中 风电企业的无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英才杂志 发布时间:2012-09-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当观察者呐喊着风电“骄人”的并网数字而沾沾自喜,准备赶超欧美成为风电第一大国时,风电企业家们却正在为越来越糟糕的财务报表焦头烂额。
 
    据了解,截至6月,中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国家电网调度范围达到5026万千瓦,六年年均增长87%;太阳能发电的并网容量达到251万千瓦,同比增加5.4倍,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与此同时,风机、光伏电池和组件产量也已居世界第一。然而,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不仅没有带来风电企业业绩的高速增长,反而却是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于近日正式发布,其中特别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强海上风电建设。在江苏、山东、河北、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建成一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以带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装备配套能力的提升。
 
    政策支持无疑是风电企业的一粒救命丸,然而“政策支持海上风电也不一定能发展起来。”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还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对风电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盆冷水。作为风电低端设备制造商,中国的风电企业该何去何从?
 
    风雨飘摇
 
    风电企业的惨淡从其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就可窥见一斑。8月28日,华锐风电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实现收入30.86亿元,同比减少42.0%。公司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同比下滑96.0%,而每股红利仅为0.01元。上半年,公司的1.5兆瓦和3兆瓦的毛利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无独有偶。金风科技的上半年业绩也可谓是捉襟见肘。8月25日,金风科技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实现收入3483百万元,同比下降32.9%。公司实现净利润7200万元,同比减少83%。每股红利则略高于华锐风电,为0.03元。
 
    两大风电设备制造龙头,营业收入均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30%。第一证券分析师何本虎认为,虽然有产品价格下降因素影响,但是行业性的低迷决定了结算数量下降,进而导致收入下降。其实,风电行业性低迷并非是2012年偶然出现。早在2011年,1763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就已经带来了行业规模的同比下降,下降幅度约为5%。
 
    不过,华锐风电与金风科技虽然表现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了解,华锐风电1.5兆瓦产品的收入下降幅度接近80%,远远超过金风科技44.5%,而3兆瓦的产品成长非常快速,为1890百万元,规模也远远超过金风科技,金风科技还停留在2.5兆瓦产品的生产阶段。
 
    此外,华锐风电的毛利率,以及毛利率下降幅度也均高于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的毛利率为7.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7%。而金风科技的毛利率为1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4%。
 
    不过,华锐风电明显比金风科技“偏科”。金风科技1.5兆瓦的产品毛利率高达10.8%,甚至都高于其2.5兆瓦的产品,而华锐风电1.5兆瓦产品毛利率仅为2.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9%,而3兆瓦产品的毛利率也仅为9.7%,还略低于金风科技1.5兆瓦的产品。目前的毛利率水平已经低于2007年,更无法达到2009-2010年的高点了。
 
    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换来了更多的订单。金风科技在手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而华锐风电的订单数量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营业收入、利润都在下降,唯独订单数量是呈现上涨的迹象。
 
    风电零部件制造商,也未能独善其身,因为整机制造商的业绩下滑而同样出现了大幅下降。数控机床轴承制造商天马股份(5.73,0.08,1.42%)的2012年度中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下滑22.25%,实现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滑45.48%。
 
    相比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龙头企业,明阳风电、湘电股份(5.63,0.08,1.44%)、联合动力等后起之秀的订单增长更为迅速。据了解,明阳风电的装机容量从1642兆瓦提升到了2847兆瓦,湘电股份的装机容量从507兆瓦提升到了712兆瓦,联合动力则从1050兆瓦提升到了1177兆瓦,均呈现了平稳增长。但是,无一例外,这些风电企业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都在下降,正因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加入,让风电市场未来的竞争更加激烈。
 
    触角旁伸
 
    面对着毛利率的不断下滑,以及愈演愈烈的竞争格局,风电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李俊峰给出的答案是,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国际化,第二是技术制高点,第三是市场份额。现在市场份额有一定的基础了,但是国际化没有做到。还没有走出国门,在国外市场所占份额还很小。”
 
    不过,在中国的风电市场上,已然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明阳风电进军碳纤维领域。明阳风电这支后起之秀,在2012年屡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8月初,就在明阳风电宣布将与印度信实集团共同开发印度2500M W风电项目时,就曾一度爆出其将并购世界风电行业老大——丹麦维斯塔斯公司(Vestas)。当时,投资者无不期待这紧随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第二场“蛇吞象”的大戏。不过,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日前,明阳风电又将和全球最大碳纤维生产企业美国卓尔泰克公司合作,在中山设立亚洲首个碳纤维生产基地。该碳纤维项目首期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5000吨,二期达产后将超过1.5万吨。
 
    据了解,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兴材料,比重不到钢的1/4,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钢的7—9倍,在工业、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明阳风电的合作方卓尔泰克,则是全球碳纤维产量最大的生产厂家,也是全球工业应用中大束碳纤维的领军企业,该项目将成为卓尔泰克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项目。
 
    明阳风电进军新材料,虽然看似无奈,但是不能不认可其明智之举。虽然在叶片、风机等风电设备制造中,新材料的用量很少,但却是非常关键。如道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张康明所言,产品加入新材料之后能够增强产品的使用寿命,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不过,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列的大多是跨国企业,国内企业甚少涉及关键的新材料生产,即便有所涉猎,也是跟在跨国公司之后亦步亦趋,鲜有超越。明阳风电此次涉猎碳纤维领域,既为自身开拓了一个新局面,也显示了产业的高利润点所在。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第一大 繁华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