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氢气金属化能源潜力无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10-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超导体材料的电阻为零,它的这一性质让电子可以在其体内自由移动,不受拘束。同时,超导体能够长时间传导高强电流,并保持电流不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正因如此,超导体成了电力运输中提高能效的理想选择。而金属氢正是一种超导体。
 
  众所周知,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氢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而锂是第三轻的元素。在正常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氢为气体,而锂为固体。氢气分子则是由两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氢原子组成的,每个氢原子贡献一个电子。但将氢金属化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一个在极端高压下反应的过程。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由来自康奈尔大学及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撰写。他们表示,如果往氢气里面加入少量的金属锂,氢气金属化所需压强将降至原来的1/4,并形成具有超导性质的化合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该研究提供资金。
 
  何谓金属氢
 
  在木星和土星上,由于地心引力及压强极大,氢气会以金属态存在。目前,科学家就正在尝试模拟与木星和土星上相似的环境,将氢原子的外层电子“夺”过来,形成金属氢。
 
  为什么要将氢的外层电子“夺”过来?科学家解释道,这是金属氢形成的关键。氢在金属状态下,氢分子将分裂成单个氢原子,并使电子能够自由运动。在金属氢中,氢分子键断裂,分子内受束缚的电子被挤压成公有电子,这种电子的自由运动,使氢具有了导电的性质。由于导电是金属的特性,科学家才形象地将这一氢的新状态称为“金属氢”。因此,把氢制成金属,关键就是把电子从原子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氢原子仅有一个电子,二者的结合极为紧密。如果有足够的压力把大量氢原子非常紧密地挤在一起,以致各个原子都被8个、10个甚至12个近邻原子所包围。于是,每个氢原子的单个电子,不管原子核是否有异常强的吸引力,就可能开始从一个相邻原子滑到另一个相邻原子,形成运动。这样就会得到“金属氢”。
 
  模拟极端压强
 
  如何模拟火星、土星表面的环境?科学家用金刚石压砧(DAC),在340万个大气压强的极端压强环境下对氢气进行挤压。为使人们对压强概念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科学家解释道,海平面的压强为1个大气压,而地球核心的压强则约为350万个大气压。在制造如此高压、稳定的大气压强的过程中,科学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其中就包括使用冲击波,但效果仍不甚理想。为降低氢气金属化对压强的要求,科学家想到了把氢气与其他元素相结合。
 
  氢锂结合使金属化更容易
 
  研究人员表示,氢气与金属锂在压强很大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态的稳定化合物(LiH)。该研究小组正在试验不同的氢与锂的组合。其中一个组合为:1个锂原子与6个氢原子结合,组成一种化学式为LiH6的化合物。通过复杂的计算机运算,科学家预测,在这种假想的化合物中,锂原子将被激活,并释放唯一的外层电子,分散在3个氢原子之间,成为自由导电电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在加压的情况下,LiH6是一种稳定的氢金属化合物。相比而言,虽然LiH6在常压下也以金属形态存在,但这时它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分解成LiH和氢气。
 
  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伊娃·苏里克(Eva Zurek)说:“向氢气中加入金属锂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降低将氢气金属化所需的压强。形成稳定的LiH6约需要100万个大气压强,而将纯氢金属化则需大约400万大气压强。”
 
  金属氢的能源利用前景
 
  198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罗尔德·霍夫曼说:“十分有趣的是,在100万至160万大气压之间,所有已接受测试的锂、氢化合物都处于稳定或亚稳定状态,并呈金属态。”除LiH6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另外一种锂、氢化合物:LiH2(含1个锂原子与2个氢原子)。美国国家科学家基金会材料研究部的项目主任达里尔·赫斯说:“这些理论研究开启了在实验室可得高压下轻元素结合的大门,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它有可能会带领人类发现新的材料,或者是物质的新状态。”
 
  而这些发现有可能为能源领域带来新的曙光。因为金属氢是一种亚稳态物质,可以用它来做成约束等离子体的“磁笼”,把炽热的电离气体“盛装”起来。同时,金属氢内储藏着巨大的能量,比普通TNT炸药大30-40倍。因此,金属氢聚变时释放的能量要比铀核裂变大很多倍。此外,用金属氢输电,可以完全摆脱对大型变电站的依赖,而输电效率则可达99%以上。如果用金属氢制造发电机,其重量不到普通发电机重量的10%,而输出功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研究小组的成员说,从研究中所得信息可以看出,大量的氢原素可以与其他元素相结合。有朝一日,这些信息会帮助人们制造出更多金属态的、以氢为基础的超导体。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日等国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金属氢。目前,世界上的高压实验室已达100多个。美国已研制成功了能产生100万大气压的压力机,日本研制成功了“分离球体式多级多活塞组合装置”能产生200万个大气压。近年来,日本等几个国家宣布已在实验室内研制成功了金属氢,这是人类向金属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分享到:

关键字:氢气 金属 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