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坚强电力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严格控制冶金行业总量扩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这需要河南省进一步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指导意见》还要求要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包括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结合工业园区和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热电联产项目,根据煤炭生产供应情况,规划建设大型坑口、路口等骨干电源;规划建设外电入豫通道,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对此,《实施意见》指出,要大力支持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结合工业园区和城市发展规划,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建设热电联产项目,根据煤炭生产供应情况,促进规划建设大型坑口、路口等骨干电源;督促河南电力企业加快国家已核准项目的续建和开工,支持“疆电入豫”电源项目建设,支持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配合有关部门协助河南落实“十二五”千亿元电网建设工程,支持“外电入豫”输变电项目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提高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能力,科学合理核定“外电入豫”输电价格;支持新能源建设,依托国家推进河南“国家生物质能示范区”建设,支持秸秆发电、风电、垃圾发电、沼气、余热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源项目建设。
“同时,我们将采取有效监管措施有限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电力需求,推进新型工业化。督促电网企业做好产业集聚区电网建设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专用供电设施,落实电力项目建设资金,加快集聚区配电工程投产。支持趸售县产业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直供电价。积极支持、培育与新能源相关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河南电监办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根据《指导意见》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实施意见》还提出要督促电网企业加快城市新区电力工程建设,加快老城区配电网升级改造和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电与服务工作,保障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需求,支持河南农村电网建设,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增加河南农网建设投资规模和资本金比例,确保电力设施与新型农村社区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推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鼓励河南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加大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的工作力度,推动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独立的输配电价。同时,加强电力市场准入监管,积极培育电力市场主体,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加大跨省区电能交易,促进地区间电力平衡。在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基础上,加强河南跨省区电能交易余缺调剂,有效引入南方水电等清洁能源,鼓励和支持高效大容量机组积极开拓省外电力市场,扩大河南外送电能交易规模。同时加强电力调度交易监管,切实履行合同义务,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电力企业之间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电能交易,跨区跨省之间通过交易实现电量余缺调剂和水火互补,满足高峰时期电量供应,发电企业之间通过电量转移实现电量优化和综合效益提高。”上述河南电监办人士向记者表示,“大用户直购试点打破了电网独家卖电局面,用户选择权放开。开放终端消费用户选择权是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改革的关键指标。电力市场建设最终是要让广大的电力用户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商品。”
同时,国家电监会将进一步督促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面有效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发挥电力行业主力军作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度,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继续加大关停小机组监管力度,加强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状况监管,督促电厂加大脱硝设施改造进度;积极推进“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优化发电机组电量合同,促进高效、环保火电机组替代低效、高污染机组发电,提高大容量机组发电利用率;监督电力企业降低发电煤耗、厂用电率和电网线损率,监督电网企业全额收购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全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就地开发,就地使用,就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