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分布式储能聚合互动调控技术 返回

氢能与可再生能源需组合发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重要途径,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组合发展是实现未来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
 
  氢是理想的二次清洁能源,燃烧没有CO2、SO2和NOx的排放;原料来源于丰富的水;可储存,可运输。
 
  全球每年氢的消费量约6500万吨,主要来自天然气制氢。我国每年氢的消费约1600万吨,主要来自煤气化(000968,股吧)制氢和炼铁高炉煤气,电解制氢仅约占5%。目前我国氢主要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合成氨、甲醇、烯烃等,再有用于原油加工,加氢裂化生产轻质成品油,加氢精制脱硫等杂质,目前每年消耗400万吨氢,预计今后将会快速增长。
 
  目前国际上氢的利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组合发展需要解决好大规模电解制氢的储存、输送、分配和终端利用等技术问题。
 
  国际上电解水制氢主要有三种技术:碱性水电解、质子膜电解、固体氧化膜电解。碱性水电解是成熟工业技术,制氢规模达到兆瓦级,其优点是设备寿命长,可得到高纯产品并可加压运行。目前工业电解效率接近70%,先进碱性电解技术可达75%~85%。质子膜电解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GE公司开发,与碱性水电解相比,其功率密度和效率更高(可高于90%),设备更紧凑,系统简单,适合高压操作,但膜的价格昂贵,需要使用铂(Pt)和钌(Ru)作为催化剂。固体氧化膜电解是正在研发的先进技术,在高温下电解水蒸汽制氢,可以大大降低电解池极化损失和欧姆电阻,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减少电能消耗,1000℃下电解,电解效率接近94%。
 
  氢可以采用高压氢气储罐储运,储罐采用铝合金做内胆,碳纤维缠绕制作,可承压70兆帕。其安全性经日本汽车研究所验证,用枪击、火烧、冲压、大泄露的手段可以导致氢着火,但不会发生爆炸,原因是氢在大气中扩散远快于汽油、天然气。此外,氢还可采用高压管道输送和液氢储运。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小轿车100公里消耗1千克的氢,用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能耗仅相当于4.8升汽油。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较贵,还难以大规模推广,戴姆勒等三个汽车制造商预计,实现连续生产、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再加上氢气站将在未来几年在德国建造,2017年开始推出似乎更为现实可行。
 
  在此过渡期内,可以采用天然气中掺入氢气代替汽油在内燃机使用,试验证明如掺入20%体积的氢气,内燃机效率不变,而排放尾气更为清洁,可以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有益的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能与 再生 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