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分布式储能聚合互动调控技术 返回

光伏并网发电标准将逐渐完善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我国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生产大国,但光伏行业的标准规范却严重缺失,进而影响了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光伏发电领域的崛起,光伏并网发电的标准将会逐渐完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推进,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行业乱局,提高光伏发电的整体水平,还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为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我国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全国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一些基础类标准,随后又对部分国际通用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光伏标准进行转化,替代了原有的部分标准。
 
  目前,在国内通常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级。国内负责光伏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主要有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0)、国家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化推进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标准工作组等。据统计,截至2013年4月,国内发布现行的光伏标准共计95项,在研的标准项目共计117项(国家标准86项,行业标准31项)。按照光伏产业链来划分,光伏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基础通用标准、光伏制造设备标准、光伏材料标准、光伏电池和组件标准、光伏部件标准、光伏系统标准和光伏应用标准七大类。
 
  我国现行光伏标准以电池和组件标准以及光伏应用标准为主。在研标准中,光伏材料标准项目所占比例最大。在现行光伏标准中,光伏设备标准、光伏材料标准、光伏部件标准和光伏应用标准以自主制定为主,电池和组件标准以及光伏系统标准以转化IEC标准为主。
 
  总体来看,我国光伏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现行和在研光伏标准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基本覆盖了光伏产业的主流产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标准制修订速度过慢。虽然一些行业急需的标准经过努力已获得成功立项,但是由于标准研制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发布实施为行业所用,往往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产业标准缺失。标准研制周期过长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标准预先研究机制,标准制修订过程需要开展大量试验验证,所需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标准研制完成后审批、发布时间较长。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并网发电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