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间,终端应用占了锂消耗净增长量的44%,过去5年间就占到70%。据预测,如果按当前消耗速度计算,到2017年,锂终端应用将占锂消耗增量的75%,届时,对锂的总需求预计将超过2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包括玻璃、陶瓷、润滑脂和高分子聚合物等在内其他锂终端应用也显示出较高的增速,但随着接下来几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速放缓,这些产品的锂消耗也会趋于平缓。因此,锂需求的增长更多将依赖于充电电池的需求。到2017年,Roskill预测,锂电池的主要市场驱动因素将会从便携式电子产品转为电动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
过去10年间,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国家是锂产品不断增加的主要消费国。2012年,东亚消费了全球60%的锂产品、欧洲为24%、北美为9%。
预计供应的增加还会进一步阻碍锂产品价格的上涨。
Roskill的分析显示,工业级锂碳酸盐(锂市场生产和消费的主要产品)的价格在2012年市场收紧的情况下有所回升,平均价格为5300美元/吨到岸价,比2010年提高15%。虽然这低于2007年的最高价6500美元/吨,但却比2000年初的价格水平高出2000美元~3000美元/吨。
2012年,全球开采出大约16.8万吨碳酸锂当量,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中国,其中几乎一半产量出自硬岩,一半产自盐水。全球锂产量主要出自澳大利亚的Talison锂业公司、智利的SQM和Rockwood公司以及阿根廷的FMC。从澳大利亚开采出来的2/3以上的锂矿被加工成供中国使用的下游化工产品。最近,中国的天齐锂业对Talison进行了收购。
银河资源公司(Galaxy Resources)2012年在中国委托建设一个年产1.7万吨碳酸锂当量的矿物转化工厂。加拿大锂业公司(Canada Lithium)在加拿大魁北克委托建设一个年产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矿物转化厂,目前中国已有的几个矿物转化厂也在扩大产能。FMC在阿根廷的锂矿盐水处理能力提高了1/3,而其附近的Orocobre矿也在建设新的盐水处理设施,预计2014年完工。所有这些产能加起来大概接近10万吨/年碳酸锂当量,足够满足到2017年的锂需求。
由于新产能和扩大的产能将在今后两年集中爆发,Roskill预计,锂市场供应竞争将会加大,价格压力加大,到2014年,工业级锂碳酸盐的价格有可能会下降到大约5000美元/吨离岸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