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李毅中:先进制造关键是攻关核心技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11-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25日,在由中国建投和财新传媒联合主办的JIC投资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培育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关键要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工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首先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宽带移动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尤其要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密切地结合,这样可以大力提高生产力,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

李毅中表示,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为例,中国电动车业与西方一同起步,但现在光特斯拉一个公司就相当于中国整个电动车产业的总产量。“为什么我们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经过了七八年时间,人家跑到我们前面了?我们要深思一下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要加大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

在关于中国制造业如何提质增效上,李毅中建议要抓住质量品牌、绿色低碳、制造业服务化这三大环节。首先,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要把质量兴国放在基本国策的战略位置;要加大节能减排,重视生态文明。每位企业家要有绿色社会责任;要通过制造业服务化提高增加值,促进二产三产协调融合,共同发展。他表示,目前中国制造物美价廉遍及全球,但很多人一说中国制造就是假冒伪劣,这说明中国制造还存在缺陷,其本质问题就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部分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诚信意识,或没有把质量兴国放在基本国策的战略位置。

李毅中指出,德国、日本甚至韩国在工业化时解决了质量这个问题,因此未来中国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及时修订更新产品质量,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而且要把长期积累的经验提升到质量标准中。用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来强化制造基础,突破基础元器件、零部件的制造,努力提高新材料,推进高效制造新工艺流程,提升制造业的基础。同时,要以市场评价、用户体验为标准,严格质量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必须向消费者负责。

“对照德国工业4.0的愿景,我国的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李毅中表示,中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也有落后的甚至完全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因此“我们在精心谋划4.0的时候也要着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去补2.0的欠账,这是中国的国情”。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要把握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没有占据制高点,一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产品并不多,关键的零部件还有赖于进口。在品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能源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至于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侯云春给出了五点建议:一是要全面加强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的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三是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官产学研用等各个项目结合的全产业链;四是要推进制造业互联网化、数字化,提升产业链价值;五是要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分享到:

关键字:李毅中 储能技术 制造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