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位于高新区,办公区及实验室占地1400平方米,主要从事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据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流体传动及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心主任蔡茂林教授现为国家节能中心专家、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机电分会总干事,在世界上首创气动动力(pneumaticpower)概念,解决了困扰气动界多年的能量评价标准问题,为查明气动系统内的能量损失提供了量化的标准,为气动节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渐严峻,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化石能源对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束缚巨大。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零排放、无污染,可广泛运用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休闲娱乐、医疗健康、应急能源等领域的各种动力装置,经过多年的研发试制,目前已形成了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一整套技术研究体系,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次产学研合作,中心将打造以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压缩空气储能新能源产业为特色,集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基地,围绕国家新能源及其他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开展气动力及磁动力新能源驱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研究,培养企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此外,中心将立足襄阳产业,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逐步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及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形式,促进北航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襄阳市产业的科技含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极。北航(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拟在襄阳高新区探索全新的校地合作新模式,计划在襄阳落地两个中心(航空航天、适应高新产业发展的研究中心),逐步提升功能,把三个中心建成具备新能源综合研发功能的研究院,为进一步提升襄阳国家高新区科研能力、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