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成为世界的风电大国之际,问题也不断显现。一时间风电似乎已“失宠”,风电并网问题越来越突出,政策的加持力似乎也开始失效,资本市场也不再看好这个新能源概念。
2007年12月26日,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在A股上市首日,就以138元的价格强势开盘,以131元的价格收盘,较其36元的发行价,上市当日涨幅超过250%。但同是风电设备巨头,并后来居上的华锐风电虽以90元的发行价创下最贵IPO纪录,但在2011年1月13日交易首日就破发,跌幅达到9.59%。
三年时间里,资本市场似乎对风电概念失去了耐心。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国内的风电已经经历了高速发展期,而且风电上网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盈利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补贴。”
风电上网问题的确是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2008年一项统计数据就显示,国内有三分之一的风机处于空转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电网公司的电网输送建设滞后于发电厂的建设,一些风电厂在装机后,所发的电能无法输送给电网,因此发电企业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发电,从而实现盈利。
电监会此前曾指出,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不配套是并网问题无法解决的重要原因。电网企业也曾表示发电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展风电的热情过高,没有兼顾本地的电网建设规划。但其实目前电网建设由电网公司投资,而风电场建设则由发电企业来建设,在建设风电场的热情上发电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热情与电网企业并不同步。
电网公司的一位专家则表示,风电运行并不平稳,并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撑力量,因此同样规模的风电还要配备相当的火力或者水电资源,换句话说,解决风电上网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是有了电网就可以上。
对风电失去信心的不仅是A股投资者。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集团以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商的头衔在香港上市,以每股8.16港元的发行价筹资171.36亿。在龙源风电的带动下,其他两大央企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相继计划在去年底赴港上市,但因市场低迷华能集团最终放弃了如期在香港上市,盘子较小的大唐新能源虽如期上市,但上市首日就破发。
即便龙源电力执行董事、总经理谢长军表示2010年公司盈利将翻番,资本市场对于风电也不再像往年。
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说,“风电看起来很赚钱,但龙源风电从上市以来就很少有基金经理在这只股票上挣过钱,伤了很多基金经理的心。”截至2011年1月28日,龙源电力港股报收7.02港元,上市一年来其股价下挫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