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分布式储能聚合互动调控技术 返回

新能源:持续增长“重臣”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09-13 浏览:

新能源:持续增长“重臣”

      今天,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据悉,此次将有8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代表云集天津求解“推动可持续增长”这一议题。法国芦荟私募基金(Aloe private equity)中国区总监江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推动可持续增长方面,新能源将成为“重臣”。

      未来5年,环保“力掷”3万亿

      从最近中央频频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上不难看出,在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制定中,中国更加注重对新能源及环保行业的倾斜。从明年开始,中国正式进入“十二五”。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对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将占据很大比重。

      鉴于此,许多优秀的国外投资者“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早早“潜伏”在中国的环保领域“伺机而动”。

      “由于目前详细的规划还没出台,按照GDP来计算,未来5年,中国政府或将在环保领域投资3.1万亿元。”在参考了大量数据,并经过一系列计算后,江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当然,这一数据还应该考虑与环保有关的公共建设和农林牧渔成本、企业为符合环保规定或节能标准所进行的投资,以及国内外资金在配合政府政策在该领域所作的投资等因素。”

      在江明看来,未来中国绿色经济市场很大。除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外,中国近期又加强了对高污染行业环保领域的监管,严格了对环保污染事故的公报制度,这势必会倒逼企业增加自身节能减排的投入,进而提高了市场对环保设备和生产技术的需求,因此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锂电池,是泡沫还是实利

      也正是借着政策面的利好,以及外界对新能源产业的追捧,近来,以成飞集成[46.23 -10.01%]为代表的锂电池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演了“一飞冲天”神话。

      然而,有研究机构认为,由于技术及成本方面的原因,未来5年,在动力电池领域还是镍氢电池的天下。因此,当前的锂电池概念股的估值已集聚了相当的泡沫成分。

      对于记者的追问,江明并不急于就此下结论,而是向记者讲述了在美国的一段往事:去年9月,美国设计及制造锂电池系统的A123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两亿多美元。然而就在当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业绩约4300万美元,亏损达4000万美元,到现在公司继续处于亏损的状态,股票已经回到上市价格的一半。根据国外汽车行业方面的研究,除非锂电池价格跌到目前的1/10,否则电动车是无法大量取代以燃油为动力的汽车的。换句话说,锂电池要取代燃油还要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电动车的概念在海外还是引发了投资的热潮。比如美国电动车公司Tesla今年6月在美上市成功融资两亿多美元,第一天收盘涨了40%。江明表示,中国电动车在政策的鼓励下或许会发展得较快,“我们也探讨过在某些地区和某些特定车种实施方案,并且已经投资欧洲一家电池回收技术公司,在亚洲成立了合资公司,正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另外,对电动车的电池控制系统、发动系统、特殊零部件方面,我们也很希望能找到一家适合的投资对象。”

      光伏市场,山不转水转

      在江明眼里,中国的绿色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得非常快,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有的环保设备厂家技术很成熟,设备甚至外销到海外。

      然而,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令欧洲各国为紧缩财政纷纷限制了对光伏市场的补贴,而欧洲又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地,该市场的萎缩导致中国过剩的光伏产能急于寻找另一个出口。正在此时,美国通过了“千万太阳能屋顶提案”,印度也在大力推进该国光伏产业的规模。这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下一个“淘金场”。然而,有消息称,一些企业担心印度会在光伏领域设置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

      对于这一点,江明指出,印度虽然今年对光伏面板和材料以及相关制造设备免进口关税,并对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制造企业有多项特殊的补助,短期内,中国光伏企业在印度仍有市场,不过长期来看,印度当地的企业可能还是更占优势。或许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将产品出口到孟加拉国。因为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有一个免税区,国内企业可考虑到那里设厂,减少到印度的运输费用。“不过,前提是要确定当地的基础建设和零配件供应商等配套环境。”

      可持续,技术创新是关键

      而对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江明也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他认为,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技术虽然进步很快,某些生产设备也能制造,但多数还是在价格上竞争而不是专利技术取胜,因此在创新性和某些独特基础技术上还有待培养。

      江明指出,虽然美国现在受困于金融危机,但政府对先进的技术研发还是不遗余力。“我们原和美国一家光伏公司谈将技术转移到中国继续发展,双方共享研发的成果,谈判已经进行了半年。然而,最近对方称已经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支持,言下之意就是暂时不需要和中国共同发展技术。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可能再过几年,某些先进技术会让美国垄断。”

      “在这一方面,韩国就做得不错,顺利从劳力密集型加工经济成功转型到技术输出型经济。例如在液晶屏面显示器上,就能使索尼必须依赖三星。”

      而对于中国市场常常出现的一蜂窝盲目投资行为,导致企业和行业的不正常发展,江明认为,这一现状是需要校正的。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