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上游材料价格“反扑” 负极厂商走出至暗时刻?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3-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负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反扑”。

多家针状焦供应企业接连进行价格调涨,其中,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6日对针状焦生焦价格上调300元/吨,煅后焦产品价格上调500元/吨;聊城中和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针状焦生焦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煅后针状焦产品价格上调500元/吨。

梳理多家调价企业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针状焦生焦的调价普遍在200-500元/吨,煅后焦产品调价普遍在300-500元/吨。

据高工锂电了解,作为负极产业上游的原材料,针状焦等产品的价格上涨由多种因素驱动。

首先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近期价格普遍上涨,市场分析,原油价格持续收高,整体价格已涨至较高水平。这也影响原油的衍生产品——针状焦的价格走势。

多家针状焦供应商亦表示,价格调涨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运营成本不断提高。

其次是,下游负极材料厂商去库存效果逐渐显现。进入7月,部分负极材料厂商开工有所恢复,并进行少量备货。有负极材料大厂对高工锂电表示,行业整体库存趋向正常,负极材料市场正在回暖。

梳理负极材料产业运作情况,在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进入去库存阶段,在锂电四大主材中,负极材料在产能过剩表现更为强烈,特别是在负极材料大厂大规模推进石墨生产一体化,负极材料从原材料到成品,供给量大幅增加。

这也导致,在今年一季度,负极材料去库存速度相比于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环节,库存消化速度更缓慢。在今年二季度,包括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逐渐开始排产恢复,负极材料尚处于去库存阶段。

从整个锂电行业来看,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为号角,作为锂电四大主材的最后一个环节,负极材料厂商正走出库存高企的桎梏,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整体依旧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行业整体心态转变下,价格战与订单抢夺不断。在此情况,锂电各环节企业依旧需要保持高度的市场敏锐性,保证现金为王,稳妥抵抗市场的不确定性。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