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答《证券日报》记者问:“公司在推进CTC,但我们不会去造车”

作者:记者 李婷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24日下午,宁德时代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在2022年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范围广阔,优质的产能一定是稀缺的。公司在推进CTC,会为造车企业做好基础工作,但是不会去造车,同时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围绕电池服务领域进行拓展。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07%;实现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89%。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8股派发现金25.2元。公司继续坐稳动力电池和储能“双料冠军”。

随着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度,公司近年来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能快速提升, 目前国内电池产能布局较为充分,面向未来,公司如何进一步突破成长空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对此,曾毓群回复,公司文化就是“练好基本功,发挥想象力”。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范围很广阔,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储能),市场空间很大,优质的产能一定是稀缺的。”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此前已公布了一项与CTC(Cell to Chassis)技术相关的制备车辆专利,名为“底盘、车辆、制备车辆的设备及制备车辆的方法”,并计划于2025年之前推出。分析人士认为,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终极产品”,是将整车的动力、制动、转向、“三电”模块等都集成在底盘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区,通过预留的电气和车体接口,实现上下车体分离解耦,上车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

有观点甚至认为,“如果宁德时代把这块拿下来,就算不做整车,也是胜似整车厂。”

对此,曾毓群回复称,“我们在推进CTC,会为造车企业做好基础工作,我们不会去造车,同时,我们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在围绕电池服务领域进行拓展。”

分享到:

关键字:宁德时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